苏明玉的择偶标准,《都挺好》无人符合
2024-10-21 01:20:26
被欺负了4亿年的史前“鲨”手
趁着《巨齿鲨》正热,咱们来认识一波它凶残的伙伴们。
4亿年演化史,名“鲨”辈出,却一直受制?
一号名“鲨”:裂口鲨
裂口鲨(维基)
从中泥盆世横空出世的鲨鱼,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体形都不大。晚泥盆世(3.6亿年前),海洋中终于出现了一种稍大一些的鲨鱼——体形在1.8~2米的裂口鲨。裂口鲨属于非常原始的鲨类:它毁三观地拥有两个“背鳍”——一个长在头部后边(有棘),一个长在躯体中间(无棘);它的上颌与颅骨的连接方式非常原始,外观上呈竖裂缝状(因此得名),这种连接方式能让它颌部极大扩张,非常适合猛然咬住猎物,然后再大口吞下,区别于现代鲨鱼的“撕咬法”。
克星:邓氏鱼
邓氏鱼(维基)
虽然裂口鲨的体形及其“裂口”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在泥盆纪的海洋中,它们需要时刻谨慎小心,夹着尾巴做“鲨”,因为当时正是一种可怕的巨型盾皮鱼——邓氏鱼称霸的时期。邓氏鱼首先从体形上就占有绝对优势,体长可达9米;其次是它那满布全身的超级铠甲——一种特化的骨质硬壳,具有超高的防御力;最后是它那如巨型铡刀一样的“牙齿”,而由头甲衍生出来的类似牙齿的结构,虽然不伦不类,却锋利异常。化石证据显示,被邓氏鱼一口击中的裂口鲨,一般都会连皮肉带骨骼一起断碎,死相十分凄惨。
二号名“鲨”:胸脊鲨
胸脊鲨(维基)
泥盆纪末期发生了一次灭绝事件,邓氏鱼这样辉煌一时的很多盾皮鱼类,因外壳较重,在游速上输给越游越快的软骨鱼而失去食物来源,渐渐消亡。再紧接下来的石炭纪,一向唯唯诺诺的鲨鱼却迎来了大发展,其中,不得不提一种长相奇特的胸脊鲨。胸脊鲨主要生存于3.4亿年前的早石炭世,除了躯体上有一个正常的背鳍,它的头顶后方还有一个从肩部肌肉延伸出来的特化背鳍,形状有点像剃须刷,又有点像烫衣板,因此又得名“烫板鲨”。至今学界还不能断定这个奇怪背鳍的作用,大多数学者认为是雄鲨向雌鲨求爱时作为炫耀的。
克星:希氏根齿鱼
希氏根齿鱼(维基)
胸脊鲨的生存状况并不好,因为进入石炭纪,获得大发展的不只有鲨鱼,还有一类被认为是两栖动物祖先的硬骨鱼——总鳍鱼,依靠强劲的骨骼支撑和有力的肉鳍,开始尝试攀上陆地。它们不仅占领了海洋,还迅速统治了陆地的淡水区,甚至是咸淡水之交的地方。石炭纪有一种非常恐怖的巨型总鳍鱼,被誉为石炭纪的“河中巨怪”——希氏根齿鱼,最大体形超过7米,光是巨大的头部就有1米,嘴里密布着数不清的细长而弯曲的牙齿,最长的牙齿竟超过20厘米。最为可怖的是,希氏根齿鱼不仅能在水中捕猎,甚至能尝试短期离开水域,依靠肉鳍爬上岸来——你能想象被一个7米的大鱼从水追到陆地的景象吗?
三号名“鲨”:旋齿鲨
旋齿鲨(维基)
没有最怪,只有更怪!如果你觉得石炭纪的胸脊鲨长相怪异,那么进入二叠纪的你会发现,胸脊鲨也不过“长相平平”。早二叠世(2.9亿年前),鲨鱼的多样性似乎有所下降,但一类旋齿鲨的怪物却大放异彩。顾名思义,旋齿鲨的含义是“生有螺旋形牙齿的鲨鱼”。有关旋齿,大家比较共同认可的一点是,旋齿鲨一般会使用位于顶部的最大的牙齿,而当这些被使用的牙齿历经磨损成为旧牙,新牙便能以螺旋上升的方式替换旧牙。不过,这个旋齿结构到底位于上颌还是位于下颌,学界争论不休。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旋齿鲨是一个恐怖的家伙,想象一下,被一个长达7米的家伙用螺旋形牙齿搅碎是什么感觉。
克星:普氏锯齿螈
普氏锯齿螈(维基)
石炭纪时期,鱼类迎来黄金时代,但更高级的四足动物——两栖动物也开始兴盛。到了二叠纪早期,有些两栖动物的体形已经能大到吓退旋齿鲨的地步了,如普氏锯齿螈。普氏锯齿螈生活在二叠纪早中期,是一种体形长达9米的超级两栖类,修长的身体,狭长的吻部,普氏锯齿螈早于鳄类数百万年,就演化成了鳄类的模样。
不过,旋齿鲨是一种海洋鲨类,和我们所熟知的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怎么会有交集呢?原来,普氏锯齿螈特殊的皮肤构造能让它畅游于河流、湖泊,甚至是河口这样的咸淡水之交,生活方式类似于今天的湾鳄。古生物学家在巴西发现普氏锯齿螈化石时,同时发现了古鲨、古鳕这样的海洋生物。
四号名“鲨”:弓鲛
弓鲛(andrea_morandini 绘)
二叠纪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惨痛的大灭绝,地球上90%以上的物种永远消失,其中也包括很多原始鲨鱼。幸存下来的原始鲨鱼走了两条道路,一类是“维新派”,它们不断演化,演变为我们现在见到的“新鲨类”,一类是“守旧派”,以原始鲨鱼姿态又顽强生存了2亿年。其中,“守旧派”最出名的是弓鲛。
弓鲛早在石炭纪就出现了,而真正的繁盛期却是在1.8亿年前的侏罗纪。比起同时代的海洋爬行动物,弓鲛体形2米,可以说很一般,但它却有独到的生存法门,——弓鲛的一张嘴里破天荒地长了两副完全不同的牙齿——一副牙齿又长又尖,能够捕食鱼类、乌贼等猎物;另一副牙齿又短又钝,能够咬碎贝类的壳。这样一来,弓鲛的食谱多样性就比一般鲨鱼强得多,不容易饿肚子。
克星:滑齿龙
被放卫星的滑齿龙(BBC)
虽然能吃的东西多,但弓鲛的体形如此一般,游速也不是很快,被吃的风险就更大。更何况,侏罗纪海洋岂是寻常之地,著名的海洋杀手——上龙类中的滑齿龙就是这个时期的霸主。
众所周知,滑齿龙并没有像BBC吹嘘的25米那么恐怖,但个体8米的长度还是让弓鲛望尘莫及。另外,滑齿龙粗壮的头颈肌肉和巨大的颌骨给予它们强大的咬合力,且依靠粗壮的鳍肢,它们短程游泳的爆发力强,很适合伏击弓鲛这种游速不太优越的猎物。
五号名“鲨”:白垩刺甲鲨
金厨鲨(维基)
刚才说到,幸存下来的原始鲨鱼还走了一条“维新派”的道路——演变为新鲨类,它们的特点是嘴巴张得更大,游泳速度更快,嗅觉更加灵敏,更符合一个“鲨”手的素质。新鲨类初露锋芒是在白垩纪时期,比较有名的物种是白垩刺甲鲨。
白垩刺甲鲨的体长在7米左右,从外观上看,跟如今的大白鲨极为相似。这样的体形和攻击力,让白垩刺甲鲨在海洋中能成为一个较高层次的捕猎者,剑射鱼、古海龟、蛇颈龙甚至是一些小型的沧龙,都可以成为白垩刺甲鲨攻击的目标。
克星:巨型沧龙但白垩纪素有“地狱水族馆”之称,统治海洋的是一些巨型爬行动物——沧龙。就在新鲨类异军突起的时代,9000万年前,海边的一些小蜥蜴开始尝试着下海谋生,千百万年后,它们演化为海洋蜥蜴,这就是沧龙。
8600万年前,第一类巨型沧龙——海王龙——横空出世,体长可达14米,满口都是锋利的牙齿。如果一条落单的白垩刺甲鲨碰上成年海王龙,那么它很可能“闭目待死”了。
8200万年前,在巨型沧龙的竞争压力下,白垩刺甲鲨灭绝了。它不知道,几百万年后,一种更大的沧龙——体长19米的霍夫曼沧龙将会诞生,它更不知道,沧龙即将迎来一场灭顶之灾,而鲨鱼家族却又幸免于难,并兴盛到今天。
作者:北海潜深寒
本文为蝌蚪五线谱原创,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需转载请访问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IHHF&type=0获得合法授权。
2024-10-21 01:20:26
2024-10-21 01:18:09
2024-10-19 23:03:07
2024-10-19 23:00:51
2024-10-19 22:58:36
2024-10-19 22:56:20
2024-10-19 22:54:04
2024-10-19 22:51:48
2024-10-19 22:49:32
2024-10-19 22:47:17
2024-10-19 22:45:01
2024-10-19 22:42:45
2024-10-19 22:40:29
2024-10-19 22:38:14
2024-10-19 22:35:58
2024-10-19 22:33:42
2024-10-19 22:31:27
2024-10-19 22:29:11
2024-10-19 22:26:55
2024-10-19 22: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