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大了 ! 董宇辉直播小作文惊艳华为,华为下令全员学习话术
2024-10-19 23:03:07
江苏高考缘何一年一改?
每年的高考,既是选拔人才的“主战场”,也是检验高考改革成效的“阅兵式”。
两年前的减招事件,曾经在江苏掀起轩然大波。有专家评价,其生源优势随着近些年的频繁改革正在慢慢削弱。也有招生人士表示,过去改革中部分省份强化语数外三门课程,而弱化了基础教育科目,导致部分顶尖院校削减统招计划。也因此江苏等省份的招生改革方案备受关注。
目前高考改革在上海和浙江做试点,全国的改革时间预计在2020年、2021年,如果是2020年,就意味着2017年进校的高一学生要按照新的高考方式调整学习课程。
江苏2008年启动第四次高考改革,为语、数、外三门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其他科目变为学业水平测试。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成绩则以等级(A、B、C、D)划分,分选测科目和必测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七门。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五门。
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一门。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考生选定的两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
2006年,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曾解释方案制定的初衷:“方案将语文、数学、外语统考成绩作为划线、投档和录取的主要依据,既保证了加强基础、突出重点,又有利于减轻学生高考负担,特别是所有考生都考统一科目,保证了考分等值,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公平、公正。”
“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成绩挂钩。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的探索、分两次进行学业水平测试,是江苏方案的一个亮点,但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难度使这个设想变得困难。
方案实行第一年,加分政策是“6个A加10分”,即选测和必测6门成绩均为A,高考总分加10分,其余情况均不加分。
“从2008年开始的高考模式,把语文、数学、英语放到一个非常高的地位,尤其是数学这门功课的成绩几乎决定了高考考生的未来,所以各级高中都会将数学作为重点中的重点科目来对待,学生也会受到这样的影响,从而可能忽略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一位江苏知名中学数学老师说。
因争议过大,2009年加分政策修改为“1个A加1分,4个A加5分”。新的加分政策使得高二举行的4门必测科目考试几乎成了“小高考”。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的高考总分由750分减为480分。在该种分值下,一分对学生来说就会“差之千里”。
由于必测科目考试是在考生高二的4月份举行,这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小高考”结束,四门必测科目便被弃置一边,必测科目的老师甚至在高三期间一直处于“下岗”状态。
江苏频繁的高考改革,也得到各界的关注与研究。有专家认为,其8年四次改革的问题,是没有解决考试的“东家是谁”。
“江苏改革的问题在于,教育主管部门过高估计了改革的设想,实际上真正的改革是多方面协调的结果。考试的东家是高校,要征求高校的意愿,长期不关注高校的意愿,就把改革的弱点放大了。对考生来说,很尴尬,很多考生拿不到A,就可能与某一个高校无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从另一个层面说,江苏改革的问题,也体现了政府对考试过度左右,频繁改变,导致改革出现问题。
“高考应该主要由高校来招生,政府不要过度参与。”储朝晖说。
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已经公布了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记者注意到,在已公开改革方案的省份中,“3+6选3”模式是主流。
据了解,明年江苏高考将实行新方案,按照“3+6选3”模式,即语数外三门,另外三门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任选。
储朝晖认为,新的高考改革方案,给学生和高校有更多自主权,但强势学生和学校其自主权会更大。
“明年开始的‘3+6选3’方案适当缓解了之前的模式,实际上也是一种回归,也说明了教育部门看到了之前改革的得失。”前述数学老师说。
近几年的清华、北大在江苏的招生计划不多,该老师认为还是在考试模式上,只有语数外三门的总分,高校无法确认什么样的考生才是他们所需要的。但是今年的高考试题里,语数英等难度都比较平和,说明省教育主管部门注意到了相关诉求。
有专家称,改革后,江苏高考总分或将达到700分。据了解,根据教育部要求,江苏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
从全国来看,江苏的高考改革是频率最高的省份。从1999年全国启动高考改革以来,江苏已进行过4次大的改革。
2000年之前,江苏高考方案与全国其他省份一样,是文理分科的“3+2”模式:“3”指语文、数学、外语;“2”的文科是政治+历史,理科是物理+化学。
连续参与北京大学20多年招生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文理分科的“3+2”模式持续了很多年。
但随着1999年2月教育部提出《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各地的高考改革也随之启动。
该《意见》中最重要的改革内容就是推行高考“3+X”科目设置改革。所谓“3”,指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英语逐步增加听力测试、数学不再分文理科;“X”指由高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的高校志愿,参加高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与此前相比,“3+X”更强调“3+综合”。
2000年,江苏开始实施“3+X”方案,也称“3+小综合”。小综合分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前者综合的是政治、历史、地理,后者则是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
而在此前,广东在教育部部署下,于1999年率先进行“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随后,包括江苏在内的吉林、浙江、山西4省在 2000年高考中实行了“3+X”科目设置方案。
有专家表示,像这样较大规模地实施综合能力测试,在我国高考史上还是第一次。
2011年,“3+X”科目设置改革范围进一步扩大。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陕西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2001年进行高考“3+X”科目设置改革。
教育部称,高考科目设置推行“3+X”方案,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三项原则的重要措施。
江苏是上述改革省份中相对活跃的省份。2002年,“综合”思路被江苏教育部门进一步扩展,文理并包的“大综合”方案出台。“大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一张考卷,分值300分。
但原本想让学生在高中阶段文理兼学的设计初衷,却并未得到考生的认同:一次考9门课程,让学生和学校的负担都大大增加。
“3+大综合”的方案仅推行一年,2003年,方案暂停,回归到此前的“3+2”方案。不过此次江苏又提出,其中的“2”可在文理科之间交叉选择,因此又被称为“3+1+1”。
实际上,除广东、广西、辽宁、河南和江苏外,其他省份基本都实行“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方案,该方案也实为“3+2”的改进版,适当增加文科和理科的一个科目,对教师和考生的影响都不大。
“实际上,实行“3+2”高考方案的那些年,考生的质量也是最稳定的时期。”孙东东坦言。
虽然江苏的设计初衷是希望破除文理科的界限,但从数学的排列组合公式计算,“3+1+1”方案会出现15种可能,难度程度不同、各组合间缺乏难度平衡机制等,让该方案继续陷入尴尬境地。江苏高考改革再次面临调整。
有研究认为,彼时公众对改革方案的关注,已经弱化为对改革频次的关注。从2000年到2003年,3年时间,江苏改革了三次方案,稳定是彼时社会各界更为期待的。也由于2005年全国高中将实施新的课程改革,江苏的这一方案持续了5年,直到2008年才正式实施第四次改革。
从上面可以看出,改革的目的,肯定是为了解决一些问题。然而,不回应高校和社会的需求,只可能越改问题越多。这次改革,正视了公众的呼声,我们期待越改越好,给全省人民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们要得并不多,就是一个公平!
2024-10-19 23:03:07
2024-10-19 23:00:51
2024-10-19 22:58:36
2024-10-19 22:56:20
2024-10-19 22:54:04
2024-10-19 22:51:48
2024-10-19 22:49:32
2024-10-19 22:47:17
2024-10-19 22:45:01
2024-10-19 22:42:45
2024-10-19 22:40:29
2024-10-19 22:38:14
2024-10-19 22:35:58
2024-10-19 22:33:42
2024-10-19 22:31:27
2024-10-19 22:29:11
2024-10-19 22:26:55
2024-10-19 22:24:40
2024-10-19 22:22:24
2024-10-19 22: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