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外号叫“小鬼”的艺人:黄鸿升36岁去世,吴映洁被网友抵制
2025-01-22 18:02:37
大国重器-“长征”五号
4月23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第一个立项研制的型号,以大幅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能力为出发点,以解决我国航天发展现实需求为立足点,是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支撑。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2006年正式立项开展工程研制,2009年2月转入初样研制,按照国防科工局明确的两级半最大构型状态开展初样研制工作,2013年6月转入试样研制阶段,2016年11月3日完成首飞。“长征”五号火箭按照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思想设计,采用5m直径箭体结构、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和液氢液氧推进系统、全新高可靠电气系统、以及以“新三垂”为代表的全新测试发射模式,火箭整体性能和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01
长征五号与长征五号B的区别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的,被称为短一截的“胖五”,主要用于近地轨道大型航天器发射。它最重要的任务,是依次发射我国空间站的各个舱段,使其在轨道上“搭积木”,组成我们的“天宫”。
02
始终瞄准世界技术前沿
“长征”五号首次采用5m大直径箭体结构、全新活动发射平台、三型高性能环保型火箭发动机等大量新技术,新技术比例达92%以上,许多重要的性能参数成倍提高。技术跨度大、研制难度大,挑战空前。
▲长征火箭家族部分主要成员 (图片来源:GW_Simulations)
“长征”五号从增强进入空间的能力角度出发,瞄准中国航天发展的现实而迫切的需求,使我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提高了2倍多,达到近地轨道25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级,使我国运载火箭的规模实现从中型到大型的跨越,运载能力达到或超过国外主流大型火箭,如“阿里安”5、“德尔他”4、“宇宙神”5等,火箭总体和部分分系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靠性、适应性、安全性大幅提高。将大大推动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为探月三期、载人空间站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运载工具,为载人登月等未来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项目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中国航天的发展在多方面开创新的发展空间。
▲全球现役大型火箭性能比较
03
长五研制特点
“长征”五号具有“两多”、“两大”、“两新”、“一同步”的研制特点。
两多:新技术多、新研产品多
两大:技术跨度大、研制规模大
两新:研制队伍新、研制手段新
一同步:研制与研保条件建设同步。
04
突破关键技术
“长征”五号在工程预研、方案研制、初样研制阶段,型号队伍全面突破了以12项重大关键技术为代表的247余项关键技术:总体优化设计及环境预示技术;大直径箭体结构设计、制造与试验技术;采用循环预冷技术的低温增压输送系统及新型阀门技术;助推器发动机摆动及前支点传力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姿态控制技术;大型低温火箭的POGO抑制技术;120吨级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50吨级大推力液氧液氢发动机技术;9吨级推力液氧液氢发动机技术;采用总线技术的系统级冗余控制技术;采用高压煤油和氢气为能源的高可靠伺服机构技术;l0Mbit/s高码速率遥测数据传输与数据综合技术;大型活动发射平台设计、试验技术。
▲展览中的YF-100K发动机 (开源图片)
05
长征五号系列火箭承担的重要任务
▲天问一号
▲嫦娥五号
▲“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即将发射)
▲空间站实验舱
▲“巡天”光学舱示意图
2025-01-22 18:02:37
2025-01-22 18:00:21
2025-01-22 17:58:06
2025-01-22 17:55:50
2025-01-22 17:53:34
2025-01-22 17:51:19
2025-01-22 17:49:03
2025-01-22 17:46:47
2025-01-22 17:44:31
2025-01-22 17:42:15
2025-01-22 17:40:00
2025-01-22 17:37:44
2025-01-22 17:35:28
2025-01-22 17:33:12
2025-01-22 17:30:57
2025-01-22 17:28:41
2025-01-22 17:26:26
2025-01-22 17:24:11
2025-01-22 11:42:16
2025-01-22 1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