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盐碱地有5亿亩,可以改造利用的有2亿亩 中国盐碱地现状
2024-02-18 01:59:48
不会粤语的人听粤语是什么感觉 听不懂粤语的人的感受
说起各省特色,中国一南一北两个区域非常有趣。
东北黑吉辽三省的人,无论到哪,一张嘴说话,别人立马来一句:哦,东北人,似乎黑龙江、吉林、辽宁只是东北省的三个市。
而南方的广东,却似乎是不同地区不同风格。
三个广东人同桌吃饭,原以为可以听一场原汁原味的粤语交流,没想到仨人仨腔调。
一打听,原来一个是广州的,一个是潮汕的,另一个则是梅州的。
广东人语言天赋咋那么发达?
大中华语言博大精深,特别是方言千差万别,各省都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
但即使是方言最为复杂的湖南话、江西话,本省之内,大部分都属于一个方言体系,所谓“十里不同音”,只是一些音调字词有所区别罢了。
唯有广东,三大方言之区别,不光是支、吃、狮与滋、次、思这种小CASE了,而是从DNA上就开始各走各路。
广东话有三大方言:广府话、潮汕话、客家话。
广府话影响力最大,我们常讲的粤语其实就是广府话。
这种方言主要流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地区,Beyond唱的黑(喜)福(欢)雷(你),就是广府话。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上粤语歌曲、粤语电视剧满屏飞,当今大多数30岁以上的人都能来一两句雷猴、猴赛雷。
三种方言中广府话形成最早,与中古汉语的关联也最大,故而虽然也挺难懂,但因为音调保留丰富,说起来韵味十足,听起来琅琅上口。
Beyond
而潮汕话却不同,潮汕话从语系上更近于闽语,被称为闽语的次级语系。
闽语其实比粤语更难懂,多达18个音调,例如那首著名的《爱拼才会赢》,自行脑补是什么感觉……
潮汕话的历史渊源与广府话相比其实不相上下,但大概是潮汕一带地处粤东,相比广州一带地理上更为封闭,受外来语音冲击不大,很多古老的语音、语法,甚至壮、侗等少数民族的古音都在潮州话里沉淀下来。
故而在粤语、闽语两大方言夹杂之中,潮汕话竟然自成体系、练成独门武功。
有多厉害呢?潮汕话是中国各大方言中,为数不多的有公开发行的方言字典的,例如翁子光先生的《潮汕方言》、詹伯慧先生的《潮州方言》。
潮州广济桥
估计潮汕一带的小学生都挺郁闷,上个学还得备俩字典,我真难啊!
客家话,顾名思义,是客家人专属的方言,与广府话、潮汕话分庭抗礼、不分轩轾。
现在通行的看法是,客家话是历史上因战乱而迁徙到南方的古代中原人遗留下来的方言,也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特征。
客家话虽然不像粤、闽两大语系土生土长、根深枝大,但因为客家人分布的广泛性,使用者也很多,还一度被台湾定为官方通用语。
除了福建人,广东人有多好吃?
金庸先生从富庶的浙江来到广东,对广东的饮食赞不绝口,他在《射雕英雄传》中把洪七公写成一个贪吃鬼,为了吃,他竟然从北方跑到广东,一气吃了好几年。
其实不怪金庸这么写,广东的饮食确实令人心驰神往。
广式早茶
与方言一样,广东饮食也分为三个明显的派别: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
广府人天上地上无所不吃,作为广东人“食材”之一的福建人提起广东便瑟瑟发抖。
论广府菜的特点,大概占了一个“全”,既有甘食厚味的菜,也有清甜寡淡的菜;既有烟熏火燎、爆炒爆锤的,更有慢工温火、细细煲煮的。
最有地域特色的,便是早茶。
早茶从最早的茶水配粗粮,慢慢演化为以吃为主、以品为先的社交习惯,早已脱离了饮茶的本意,成为广府人享受生活、社会交往的必备方式。
这种食、聊、品、悦兼得的饮食方式,在全国各地的饮食文化中是不多见的。
再来说说潮汕菜,潮汕菜特色非常鲜明,以海鲜为主打。
潮汕海鲜粥
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就指出“粤东善为鱼脍”,嘉庆《潮阳县志》也说“所食大半取于海族,鱼虾蚌蛤,其类千状”。
潮汕海鲜的吃法也与其他地区不同,口味比较清淡,不喜欢过咸过辣,而注重提取海鲜的自然鲜味。这与东北、山东海鲜动辄红烧、爆炒、盐泡的狂野做法,咬一口滋滋冒油的吃法大异其趣。
到了客家菜,又是一番模样。
由于地处粤东山区,交通不太便利,故而菜式风格又与潮汕、广府差异较大,使用的食材大多是常见的畜、禽肉,口感也偏重肥、咸、熟,与北方中原的饮食风格有些神似。
梅菜扣肉
客家菜一大特点是爱吃野味,其实这与潮汕人爱吃海鲜一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
外省人如果到广东旅游,如果能游遍广府、潮汕和客家人聚居区,品尝各种迥然不同的美食,估计也要像苏东坡一样,抹着哈喇子说“不辞长作岭南人”了。
广东是中国历史的避难所
广东省之所以一省像三省,原因不复杂,就是移民太多了。
细数中国历史,从来没有哪一个省像广东一样,承载了太多的政治灾难。
疍家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代表。
所谓疍家人,就是广东福建沿海在水面上生活的人,他们在陆地上基本没有什么产业,几乎终生生活在船上。
这个族群的来源也是众说纷纭,有说是中古时代被北方移民驱逐出大陆的百越族,有说是元朝灭亡后,南方的蒙古贵族无路可逃,于是跑到海上,成了黄金家族的南海遗珠。
不管哪种说法,疍家人的命运可以说都与灾难相伴相生。
事实上,不光疍家人,广东客家人,也是中国历史灾难的受害者。
从秦汉之际赵佗入岭南,到南北朝北人南迁,再到五代十国时中原人渡岭南,几乎每次大动乱、大灾难,中原汉民都要往南迁移,客家人就是在历次移民中形成的。
潮汕人也是隔壁福建人迁移过来,究其原因,也是因为闽中兵乱,不得不前往广东暂避难。
除了这些大规模移民,历朝历代还把广东作为发配、流放之地。
唐宋八大家之首、中唐名臣韩愈,当年就是因为惹恼了唐宪宗,被贬到潮州。
据统计,唐朝有200多名官员被贬岭南,宋代则有400多人次,包括宋之问、牛僧儒、李德裕、刘长卿、韩愈、寇准、苏东坡、苏辙、蔡确、黄庭坚等历史名人。
毫无疑问,这些文化大咖,都为广东文化的形成作出了积极贡献。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正是广东强大的包容性,造就了当今丰富多样的粤文化。
如今,广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位居全国之冠,粤文化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姿态,正在迎接新的繁荣。
来源:看鉴(kanjian6666)
校对:谢日强
2024-02-18 01:59:48
2024-02-18 01:57:43
2024-02-18 01:55:38
2024-02-18 01:53:33
2024-02-18 01:51:28
2024-02-18 01:49:23
2024-02-17 22:07:10
2024-02-17 22:05:05
2024-02-17 22:03:00
2024-02-17 22:00:56
2024-02-17 21:58:51
2024-02-17 21:56:46
2024-02-17 21:54:41
2024-02-17 21:52:36
2024-02-17 21:50:31
2024-02-17 21:48:26
2024-02-17 10:51:28
2024-02-17 10:49:23
2024-02-17 10:47:19
2024-02-17 10: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