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与嫂子甄宓关系揭秘:历史真相究竟如何?
2024-10-27 10:20:46
“莫须有”罪名升级版,历史上最荒唐的指控
从古至今,权力一直是官场中你争我斗的核心,打击的手段也层出不穷。而做为至高无上的皇帝,不仅要得到想要的权力,还要获得人心,所以更注重“师出有名”,总会给对手罗列出很多罪名,尽管有些罪名是“莫须有”的。
对“莫须有”这个词我们都比较了解,那是南宋时期宋高宗担心“岳家军”功高盖主,危及到自己手中的权力,虽然岳飞在抗金过程中屡建奇功,但依然指使秦桧将他以“莫须有”的罪名赐死。
不要以为宋高宗心狠手辣、卑鄙阴险,因为在宋高宗的前辈中,有一个人制造过一段比这更为不耻的史实,简直就是“莫须有”罪名的升级版,而制造者就是宋太宗赵光义。
关于这个故事,那就要从杜太后“金匮遗诏”的事说起,因为她是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昭宪太后杜氏,名失考,是赵匡胤、赵光义和赵廷美兄弟三人的亲娘。
话说杜太后得了重病,感觉自己大限将至,立即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对宋太祖赵匡胤说:
“我们之所以能够得到天下,就是因为后周世宗柴荣死后,是儿皇帝当家,如果是成年人的话,你又怎么会取得今天的江山呢?
所以,你死了以后,要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有个成年人来当皇帝,我们的江山才能稳固,这才是国家之福、天下之幸啊!”
既是母后临终授命,赵匡胤当然是泪流满面地点头应允了。为了让儿子遵守诺言,杜太后叫来当时的宰相赵普,当场写下这份诏书,大概内容是:赵匡胤死后,传位于赵光义;赵光义死后,传位给赵廷美;而后再由赵廷美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然后把这份诏书藏在一个金柜里,派专人把守。
最后,赵光义顺利登上的皇位。先不论是赵匡胤遵守了遗诏,还是赵光义害死了赵匡胤。
而杜太后做为母亲,是没有私心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她的做法完全是从大局考虑的,也的确是值得肯定的,但未免有点太天真了。
赵光义做了皇帝后,这份遗诏一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他可不想把这来之不易的至高权力双手送给自己的弟弟,更别提自己的侄儿了。所以,一个天大的阴谋开始慢慢在脑中酝酿。
第一步,需要搞定知情人赵普。赵普是何人,官场中的“人精”。他早就看出了赵光义的阴谋,另外对于谁做皇帝,对他来说根本没什么区别,重要的是如何保住自己手中的权力。所以,他主动找到了赵光义。
第二步,就是如何实施了。其实根本不用赵光义出手,虽然赵普的工作能力一般,但害人的本事应该无人能比。他苦思冥想,怎样才能一招致赵廷美于死地呢?当然最匹配的罪名就是谋反。所以,赵普联合自己的亲信立即开始收集赵廷美的谋反罪证,没有的就制造。
俗话说,欲加其罪,何患无辞?但用脚后跟都可以想到,按照遗诏,赵廷美可是赵光义的接班人,他怎么会谋反,他谋谁的反,这是何等的荒唐?虽然这个罪名没有人会相信,但它就真实存在了。
赵光义果断下手,谋反罪名成立。当然,赵匡胤的那几个儿子自然也逃不掉,先后被赵光义逼迫而死。
第三步,就是做好安抚工作了。对于谋反这么大的罪名,依法当诛,但是皇帝自来有好生之德,讲兄弟感情,把赵廷美发配到远寒之地,并派人严密监视。这就是皇帝惯用的伎俩,他如愿把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的同时,还收获了一大把民心。
我们可以回过头想想,如果没有那份遗诏,可能赵廷美和赵匡胤的几个儿子也不至于惨死,杜太后真是好心办了坏事了。
但万恶之源还是权力的驱动,它让人迷失本性,违背原则,丧失底线,彻底变成一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2024-10-27 10:20:46
2024-10-27 10:18:31
2024-10-27 10:16:17
2024-10-26 22:26:43
2024-10-26 22:24:28
2024-10-26 22:22:13
2024-10-26 22:19:58
2024-10-26 22:17:43
2024-10-26 22:15:28
2024-10-26 22:13:14
2024-10-26 22:10:59
2024-10-26 22:08:44
2024-10-26 22:06:29
2024-10-26 10:01:26
2024-10-26 09:59:11
2024-10-26 09:56:56
2024-10-26 09:54:41
2024-10-26 09:52:26
2024-10-26 09:50:11
2024-10-26 09: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