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摇滚乐历史(Rock’n’Roll)
2024-10-26 09:59:11
历史杂谈-影响中国战争史的部队之“戚家军”
明朝赫赫有名戚家军让倭寇闻风丧胆,甚至听到戚继光的名字都惧怕不已。
戚家军便是由戚继光一手创建的。
在戚继光的带领下,戚家军战功赫赫、声名远扬。在抗倭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事实上,戚家军最初的组建成效并不显著,尽管在与倭寇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是戚继光认为弊端还是太多。
而戚家军最终的形成和建立,就是由戚继光亲自挑选士兵、亲自训练,最终形成了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戚家军。
历史上,几乎各个朝代都饱受外敌的侵扰,汉朝的匈奴、宋朝的蒙古、金国等,对当时的政治统治、百姓的安定生活都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抗击外敌,统治者甚至需要举全国之力才能安定边境。
而明朝时期,所面临外敌则主要是盘踞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当地居民以及日本浪人,明朝时期将该类人称为倭寇。
由于倭寇具有极强的机动性,拥有能够为其提供生存的海岛。
因而对沿海地区的贸易货船进行不断的侵扰。
以烧杀掠夺的方式攻击船只和村落,当地居民不堪其扰、苦不堪言,百姓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朝廷多次派遣军队收缴倭寇,纷纷以失败告终。
这更加大了倭寇的嚣张气焰,一时间朝廷拿倭寇竟毫无办法。
为何倭寇之乱始终得不到平息?造成沿海倭寇猖獗的原因又是什么?
这大概要从明朝的沿海贸易政策和军队力量说起。
明太祖为避免北元以海路的方式与海外其他势力建立联系,因而选择彻底封禁海路的极端政策。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禁政策最终演变为禁止民间大型船只通航,在未得到朝廷许可的情况下,不得私自下海捕鱼。
自古就有“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传统,海禁政策彻底了断了沿海地区渔民的生活经济来源。
于是,当地居民不得不铤而走险,暗地里与倭人同流合污,组成了海盗集团。
倭寇以小团体作战为主,倭寇多为亡命之徒,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盘踞到沿海地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求财。
所以更为凶狠,加上手里的倭刀坚硬无比,明朝军队的作战武器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长久下来,明朝士兵的士气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从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得知,明朝曾有一支由50多人组建的倭寇团体,在沿海地区烧杀掠虏,明朝军队足足追出500里才将其全部剿灭。
蒙元势力被明朝统治击败后退至蒙古大草原,但并未偃旗息鼓,而是依然蓄势待发、准备找准时机东山再起,推翻明朝统治。
明朝为永绝后患,明朝的军队以世袭制、卫所制为主。世袭制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主要体现在未明朝保存了大量的军事力量,但弊端也相当明显,就是军队以世袭制为主,士兵的战斗力一代不如一代,军事将领的实力也不断减弱,军队的领导能力也不断降低。
为倭寇的盛行埋下了安全隐患。
卫所制主要是指军队由单独的卫所组成,一个卫所兵力在五千人人左右,各个县都拥有自己的卫所。
看似全国各县都拥有各自的军事实力。
但实际上,各县的卫所都是各自为政、各自操练士兵,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造成一旦发生战争,军队凝聚力不强,由于缺乏统一性的管理,军队的整体战斗力较弱。
与此同时,各县的卫所在缺乏朝廷统一、集中管理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军饷克扣的问题,当地官员若层层克扣军饷,用在军队上的开支将不断降低,
长此以往,不仅日常开销无法保障,军队质量、军队武装更是参差不齐。明朝倭寇猖獗对百姓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沿海地区对剿灭倭寇的愿望也更加强烈。
所谓时势造英雄,正是在这种反倭热情高涨的背景下,一支名气戚家军的军事力量迅速崛起,很快成为抗倭的主要军事组织。
甚至在戚家军的努力下,在与倭寇的战争中几乎从无败绩。
而戚家军这支军队到底是如何兴起?又是由何人组建的呢?
组建戚家军正是戚继光,也被称为明朝时期最为出色的抗倭名将。
少时的戚继光就得父亲厚望、名师梁玠的指导,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奋进,戚继光很快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少年。
明朝的军队制其中一种就是世袭制。
由于戚继光的父亲世袭登州卫指挥使。十七岁的戚继光获得了世袭的资格,前往京城办理世袭的手续,并在十八岁这一年正式任命为登州卫所高级军官。
世袭后的戚继光写下来千古名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从中可以看出戚继光的政治理想,以及平定倭寇的决心。
也为他日后组建戚家军埋下了伏笔。文武双全的戚继光很快得到了赏识,于嘉靖二十九年被派往山东组织抗击倭寇。
而此时的抗倭形势也已经发展到了不可缓和的地步,形势尤为严峻。
而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戚继光竟然发现当地的部队仅有五千人左右,作战能力、作战经验也较差。
为此,戚继光不得不整顿军马,加强训练,严明军纪,对于违反军纪的人一律不予姑息。
很快,这支五千人的军队很快就拥有了强大的作战能力,在沿海地区独当一面,倭寇毫无可乘之机。
在嘉靖三十四年,戚继光又被派往浙江抗倭的战场上,此时的浙江与山东相比,甚至到了逐渐失控的地步。
为稳定局面,戚继光对抗倭形势进行了仔细的研判,并向浙江巡抚胡宗宪提交了多份报告,胡宗宪对戚继光尤为赏识和看重,将戚继光任命为宁绍台参将。
但接下来,在倭寇的两次战争中均以失败告终。
还是俞大猷和谭纶率军及时赶到才挽救了当时的败局。
戚继光在这两次战争中深刻认识到军队与倭寇的差距,于是便说服胡宗宪派给他三千新兵由他训练。
戚继光在得到三千新兵后,并未马上开始训练,而是从思想上抓起,让士兵先有为何而战的意识。随后,戚继光才开展了军事、体能和技能的训练。
在正式进入战场后,尽管从无败绩,但戚继光依然发现了漏洞,这批新兵殊死搏斗、拼死搏杀的勇气极低,
不仅如此,在战前甚至与戚继光讲条件。
让戚继光感到十分恼火。此时,戚继光认识到不能仅仅是训练兵将,选兵更为重要。
于是他申请可以亲自挑选士兵,一次偶然的机会,戚继光看到一支战斗力极强、热情高涨的民兵,戚继光便在此地招募了四千士兵。
正是这四千士兵,最终组成了令倭寇闻风丧胆的戚家军。
戚家军真正名扬万丈是在嘉靖十四年,浙江沿海地区接到奏报,两万倭寇进犯。
戚继光率领三千戚家军迎战其中一千倭寇,半小时内将倭寇全部歼灭,戚家军无一人伤亡。
在新河地区歼灭倭寇五百人,戚家军仅阵亡三人。
从此,戚家军名声大噪。
接下来与倭寇的九场战争中全部获胜,倭寇只要听说戚继光、戚家军的名字便不敢再来侵犯。
为进一步提高戚家军的战斗实力,戚继光针对当时倭寇的小规模作战的特点,采取鸳鸯阵法的作战方式,极大了扭转了当时的战局。
鸳鸯阵共由十二人组成,其中一人负责做饭,而另外十一人则主要负责作战。
戚继光所创建的鸳鸯阵法,在打击倭寇小规模作战方面成效显著,戚家军士气大增,在与倭寇的战争中更是胜多败少,甚至说几乎毫无败绩。
倭寇之乱彻底平定是在嘉靖四十四年。明朝三大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以及谭纶再度合作,在福建抗击倭寇,集合三万总兵打败倭寇后,倭寇不再敢上岸。
最终,在三名大将的努力下,汉奸吴平被剿灭。
在抗击倭寇的阶段,戚家军曾经扩编过两次,一次是戚继光受胡宗宪派遣入赣围剿倭寇,经过扩编后的戚家军达到五千人。
军队实力大增,在与倭寇的战争中更是无往不胜。另一次扩编就是与俞大猷、谭纶到福建抗击倭寇。
此时的戚家军达到了上万余人,这也为最终平定倭寇之乱奠定了良好的军事基础。
明朝正是在戚家军的保护下,剿灭了全部的倭寇,至此不再饱受倭寇的侵扰,沿海百姓也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
实际上,戚家军的组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不断的发展才得以壮大的。
正是在戚继光的带领下,戚家军从最初的四千人,成长为后期的上万余人,最终成为了抗击倭寇的中坚力量。
通过人数的扩编,戚家军不仅拥有了车营,还拥有了一支火炮部队。军队实力日益强盛。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戚继光的领导。
参考文献:
戚继光的报国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王泽应;刘利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9(01)
论戚继光的军事改革[J]. 李鹏青.军事历史研究,1989(03)
2024-10-26 09:59:11
2024-10-26 09:56:56
2024-10-26 09:54:41
2024-10-26 09:52:26
2024-10-26 09:50:11
2024-10-26 09:47:57
2024-10-26 09:45:42
2024-10-26 09:43:27
2024-10-26 09:41:12
2024-10-25 21:05:44
2024-10-25 21:03:29
2024-10-25 21:01:14
2024-10-25 20:58:59
2024-10-25 20:56:44
2024-10-25 20:54:30
2024-10-25 20:52:15
2024-10-25 20:50:00
2024-10-25 20:47:45
2024-10-25 13:07:16
2024-10-25 1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