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纪实:悍匪彭妙计伏法记:16岁卖母18岁卖妹,6年杀死77人
2024-10-09 19:56:58
沈飞,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的前生今世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简称沈飞,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以航空产品制造为核心主业,集科研、生产、试验、试飞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飞机制造企业,是中国重要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作为国内战斗机设计单位的两大核心之一,沈飞推出的歼-8F、歼-11、歼-16两款战斗机在空军及海军航空兵陆基部队中广泛服役,整体规模比起成飞的歼-10、歼-20系列也不逊色。歼-15更是由沈飞设计,目前国内唯一的固定翼舰载机,是“辽宁”、“山东”两艘航母的绝对主力。
沈飞研发的FC-31技术验证机目前仍然还是处于试飞阶段,不过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距离正式交付的时间应该很近了。不可否认的是,FC-31虽然是一款非常尴尬的战机,但从2012年首飞至今FC-31一直都受到了外界的关注。
FC-31
而且为了支持沈飞研制歼-31隐形战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筹集了两百亿人民币的补充资金给沈飞,这两百亿,可是中航集团砸锅卖铁才筹集到的,据说中航集团将旗下的汽油发动机业务和汽车业务都卖了出去。
歼-15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的前生今世:
1920年,张作霖在东北建立空军、油库、机场和航空工厂,奠定了东三省航空工业的基础。1932年9月日本建立满洲航空株式会社。1938年6月迁址于北陵后改称满洲飞行机制造株式会社。1946年国民党政府接管后改称空军第三十八厂。1948年11月辽沈战役后被人民政府接管。1951年6月29日,命名为"国营112厂"。1957年6月15日,启用厂名为国营松陵机械厂。1979年6月5日,改称国营松陵机械公司。1986年1月1日,更名为沈阳飞机制造公司。1994年6月29日,组建沈飞工业集团,更名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洋政府晚期,奉系军阀张作霖曾拥有飞机300多架,是当时中国最强的一支空军部队,不过奉系的飞机大多数都是花钱从列强手里买来的,包括购自意、法、德、英、美等国的各种类型的轰炸机、战斗机、侦察机、教练机和民航机,堪称“万国制造”。
1920年8月29日,张作霖在奉天省城设立东三省航空筹备处,10月16日,将东塔以东200米原农业实验场空地征用,修建了500米长的土质跑道及航空处办公楼、员工宿舍和南北两座简陋飞机库,开始招生并训练飞行员。由此,东塔机场成为东北地区最早的机场。
1924年夏,在张学良的主持下,东塔机场进行了扩建,新增了一座长240米、宽24米的飞机库和飞机修理厂房。第二年,他又将东三省航空处扩充,改称为东北航空处,并不惜重金从德国、意大利、法国购买了一批最新型飞机,将东北空军编为飞龙、飞虎、飞鹏、飞鹰、飞豹五个航空兵队。东塔机场的飞机数量也不断增加,至1926年,达到200多架,发展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机场。
奉系军阀飞机
奉系军阀飞机
有了飞机,就得配备相应的后勤保障,就得建设飞机维修乃至制造相关的工厂。张作霖首先在沈阳东塔组建了东北第一家航空工厂,这工厂主要用于修理奉系所属的飞机,后来逐渐升级到可以组装飞机,再后来张学良甚至还在沈阳北陵组建了二厂。
沈阳东塔机场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霸占了沈阳航空工厂和机场后,掠夺近300架飞机,包括刚从英国买回来还没来得及拆箱组装的60架“摩斯”双座教练机及从捷克进口的40架飞机散装件和5台发动机。于1932年9月在奉天商埠地建立了臭名昭著的满洲航空株式会社。
中岛97式战斗机
满洲航空株式会社主要生产キ27乙改战斗教练机,在人民空军中通常称为“2式高级教练机”、“2式高练”或“满2”飞机。该机型是在日本“中岛97式战斗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为日本陆军航空兵部队的主力教练机之一,1938年6月迁址于北陵后改称满洲飞行机制造株式会社。至日本投降前,满洲飞行机制造株式会社先后生产各式军用飞机4500架、发动机3000多台。
二战后期,九七式战斗机和升级后的キ27乙改战斗教练机都被改为自杀攻击机,用作自杀“特攻”使用。
从1944年末开始,满洲飞行机制造株式会社因为其强大的飞机生产能力,成为美军轰炸的重要目标。多次遭美机轰炸,部分设备损毁或转移,生产锐减。抗战胜利后,苏联红军在撤离沈阳前,又将满洲飞行机制造株式会社的重要机器设备全部拆下运走。
Ki-98是日本在二战末期研发的一款活塞式战斗袭击机,由奉天的满洲飞机制造株式会社研制。但由于战争提前结束,该机并没有完全完工,图纸被日军销毁。
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分三路出兵中国东北,自觉大势已去的日军为了防止溥仪落入苏军之手,成为日本侵华的证人,决定带着他一起从伪满洲国首府新京(今长春)撤退到靠近中朝边境的通化市,寻机逃往日本本土。于是,8月11日夜,溥仪带着妻子、兄弟、姊妹和侄子们开始了逃亡之路,随身携带的还有57个大木箱,装满了行李和从北京故宫带出来的奇珍异宝。
1945年8月19日13时许,从通化搭乘小飞机在飞行了4个多小时后,溥仪所乘的飞机降落到东塔机场,溥仪进入贵宾候机厅等候转机逃往东京。随后不久,苏军接收沈阳的先头部队——第六坦克旅官兵也在东塔机场空降并将溥仪逮捕。
在历史上,俄罗斯空降兵曾多次执行过突袭抢占机场的军事行动。
在1968年在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作战,1968年8月20日晚11时,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国际机场,突然接到一架苏联民航客机的紧急呼叫:“飞机发生机械故障,请求紧急迫降”。苏联客机一降落,几十名苏军空降兵就冲出机舱,迅速占领了机场。几分钟后,在战斗机和轰炸机掩护下,30架安-12型运输机,以每分钟1架的间隔降落到布拉格机场,苏军第7近卫空降师顺利完成机降。
1979年,在入侵阿富汗作战中,苏联空降兵再一次展开了突然袭击,控制喀布尔国际机场和巴格兰姆机场,随后3个多小时,就完全控制了喀布尔市。
1999年6月10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接受联合国协议,同意以北约为首的多国部队进入科索沃。为了在停战前夺取战略要点,6月11日,200余名俄空降兵乘坐20辆BTR-80轮式装甲车和20辆军用越野卡车,强行闯过有美军驻守的波黑边境,历时7个半小时,强行军500公里,赶在英国装甲部队之前,抢占了科索沃的普里什蒂纳机场,并成功阻止了7000人的北约装甲部队,让北约大吃一惊。
溥仪在东塔机场被苏军俘虏
1946年,国民党空军接收“满航”,组建“北陵空军站”,修理美制B–25轰炸机,将破旧厂房当作油库和弹药库,作为国民党反动派屠杀东北人民的补给中枢。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国民党军队在逃跑前,对沈阳的航空工厂和机场又进行了一次严重破坏,把能飞的飞机都飞走,来不及飞的就砸坏,技术资料、档案全部销毁。
解放军于1948年11月接收北陵机场及工厂时的厂房废墟。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航空学校接收了国民党的航空机构,其中北陵机场被组建为"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机务处第五厂",工厂的主要任务是修理飞机。
“沈阳刚解放头几天,还有国民党起义的飞行员驾驶着美国P-51野马战机来北陵机场投诚,我军指战员非常欢迎,当时的沈阳市市长还接见了投诚的飞行员。”从东北航校机务处来沈阳后,曾任五厂生产技术股股长的宋协隆这样说道。
多灾多难的沈阳航空工业,连年经受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军的破坏,已经不成样子。直到新中国成立,这朵荆棘之花才焕发了勃勃生机,一步步走向兴旺。
1949年,新中国的空军成立,五厂归属于空军工程部东北修理总厂。
沈飞修理的P-51“野马”战斗机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由于当时“飞机数量少了点”只有17架战斗机,周恩来总理就说:“飞机不够,咱们就飞两遍。”于是,前面领飞的9架P-51野马战斗机,带弹飞过天安门上空后,又转了180度,进行了第二遍受阅飞行,当时开国大典的P-51野马战机,都是在沈飞成功修理的。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同年,沈飞接受了制造生产米格飞机副油箱的任务。至1951年上半年,沈飞共生产副油箱近万个,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
当年王海、李汉、赵宝桐、范万章等著名战斗英雄所驾驶的飞机,每次赴前线作战都是从北陵机场起飞,然后再飞回北陵机场驻地, 李汉首个击落美国F-80飞机,所驾驶的米格-15飞机就是沈飞组装的。
沈飞接受了制造生产米格飞机副油箱的任务
1951年4月,空军司令部将空军工程部修理厂所属的几个修理厂,移交给航空工业领导。6月27日,五厂改名为国营112厂。建厂之初,遵照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先修理,后制造,再自行设计"的新中国航空工业建设方针,沈飞上下全面开展飞机修理工作。
1952年以后,随着空军部队机种、数量的增加,飞机修理工作成了突出问题,为尽快发展我国航空工业,后来决定将飞机修理任务全部移交空军自己承担,所需的各种零备件由航空工业局所属的工厂提供。
沈飞修理的苏制米格-15歼击机
1952年下半年,工厂开始第二期改扩建和新建工程建设。1953年,国家将其改扩建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工厂采取了基本建设与生产并进、修理与试制并进的快速建厂方针,开展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
1953年开始大上基建。根据一个飞机制造厂的规划和设计,组织了基建队伍和相应的机构。
苏联专家与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成员
1953年5月,沈飞被列为苏联援建中国156项工程之一,并被确定为其中援建航空工业13个重点项目之一,且位居首位。1954年初,国家批准沈飞为喷气式歼击机制造厂,为此,工厂进行了一系列由修理迈向制造的改造。到1956年底,工厂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建成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喷气式歼击机制造厂。
全机静力试验获得成功
歼-5
1956年7月19日,沈飞试制的我国第一架"中0101"号喷气式歼击机成功进行了首次试飞。该机曾被命名为"五六式"飞机,1964年11月,国家正式命名为歼-5。
聂荣臻元帅
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聂荣臻元帅亲赴沈阳,参加在沈飞举行的国产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庆祝大会并讲话。
朱德、贺龙参观沈飞
1957年4月21日,国家副主席朱德、国务院副总理贺龙陪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参观沈飞。
沈飞歼-5飞机总装生产线。
1958年3月,沈飞开始仿制苏联米格-19坡型飞机。该机系超音速全天候喷气式歼击机,国内最初定名为"东风103",亦称103号机或45号机,1964年11月,国家正式命名为歼-6甲。试制之初,上级便提出"快速试制"的要求,工厂打破常规赶进度,使试制周期大为缩短。1958年12月17日,第一架"东风103"飞机由试飞员王幽怀驾驶首飞成功。
1961年初,沈飞在企业整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认真吸取"东风103"和"东风102"飞机试制的经验教训,开始重新试制米格-19爱斯型飞机。该型机代号为47号机,后被命名为歼-6,也称歼-6丙或歼-6基本型。
歼-6基本型的试制成功,以及而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多种改型,使我国航空工业完成了对飞机制造技术从单纯仿制到自主改进发展的转变,并将飞机制造业提高到了现代化大生产的水平。
歼-6甲
1958年,沈飞在飞机多型号试制生产的同时,又承担了苏制B-750型地对空导弹(我国定名为红旗1号)的仿制任务,并成立了相应的科室和车间开展工作,以后逐步形成了导弹分厂。1964年,红旗-1号地空导弹试制成功,国家批准投入生产。
沈飞公司办公大楼
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工厂
此后,工厂又改型研制出红旗-2号产品,1965年1月,统一管理我国导弹工业的第七机械工业部成立。1965年底,沈飞奉令将地空导弹产品以及厂房、设备和相关人员成建制移交从沈飞划出的新建厂——139厂,我国最早的红旗系列和海鹰系列等导弹总装厂。
红旗1号
1967年9月7日,我地空导弹部队在浙江嘉兴上空,发射沈飞改进的红旗-2号导弹击落入侵的美制U-2高空侦察机一架。
1967年9月8日,我空军在浙江嘉兴,在强电子干扰的背景下,首次使用红旗-2地空导弹击落了一架来犯的美制U-2高空侦察机。随后红旗-2导弹大量生产并装备部队,在此后的国土防空作战中,红旗-2地空导弹击落过3架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和1架越军的米格-21战斗机。在海外也取得多次实战战绩。
到上世纪90年代,红旗-2系列导弹仍是中国空军的主要地面防空武器,中国空军最大的地面防空单位为地空导弹师,下辖数个地空导弹营,我军先后组建过一百多个红旗-2地空导弹营,仅现役的备发弹就常年保持4000枚以上,红旗-2导弹的各个型号先后生产了数万枚,大概是有史以来生产量最大的高空防空导弹。
1962年6月13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沈飞
1963年12月5日,歼-6飞机优质过关签字仪式在沈飞举行。航定委主任、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中将在试制定型文件上签字。航定委认为:歼-6飞机已达到优质水平,同意定型并投入成批生产。同日,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上将出席了庆功大会,并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沈飞全体职工表示祝贺。
歼-6丙(基本型)飞机总产量超过3000架,是我国产量最大的歼击机型号,该机成为我空海军航空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主力歼击机。歼-6飞机装备空海军部队后,在保卫我国领空、领海战斗中,战功卓著。1964年至1971年,我空海军航空兵驾驶歼-6飞机共击落入侵敌机17架。
1961年3月,苏联向中国转让了米格-21Φ-13飞机及其发动机的制造特许权。1964年4月30日,沈飞用苏联散装件装配的第一架飞机首飞上天。同年,沈飞根据三机部关于在1967年试制成功2架国产歼-7飞机的要求,在消化苏联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开始了试制。1964年10月,国产"62式"(歼-7)飞机全机标准样件一次对合成功。供首飞用的第一架歼-7(0002号)飞机于1965年11月28日总装完毕,开始首飞前调试。
供首飞用的第一架歼-7(0002号)飞机于1965年11月28日总装完毕,开始首飞前调试。
1966年1月17日,国产第一架两倍音速的歼-7飞机由试飞员葛文镛驾驶首飞成功。早在1965年,三机部根据国家关于将大后方的成飞(132厂)和贵州011基地辟为歼-7飞机生产基地的部署,沈飞最终于1968年将全部技术资料和工艺装备移交成飞和011基地,沈飞不再生产歼-7飞机。
沈飞于1964年11月首批投料试制的4架国产歼-7飞机中的0003号机
1964年,邓小平和李富春、薄一波视察沈飞
歼-8飞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成功的第一代单座双发高空高速歼击机。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航空工业便开始酝酿设计一种两倍音速的高空高速歼击机。1964年10月开始新机方案论证,1965年5月确定了总体方案,同年9月设计工作全面展开。1967年1月,沈飞正式投入试制。1969年7月5日,沈飞试制的第一架歼-8原型机(0001号)由试飞员尹玉焕驾驶完成首飞。
歼-8白天型歼击机
歼-8飞机的研制从方案论证到首飞成功,经历了总体布局设计、木质样机审查、发图、试制、静力试验等阶段,历时4年零10个月。歼-8飞机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总体上优于歼-7飞机。
1969年7月5日,沈飞试制的第一架歼-8原型机(0001号)由试飞员尹玉焕驾驶完成首飞。
歼-8型飞机从首飞到设计定型,历时10年之久,其研制过程是“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过程,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从仿制走上了自行设计的道路。歼-8飞机试制成功后,沈飞根据部队需求,在歼-8白天型基础上又先后研制出歼-8Ⅰ全天候型和两侧进气的歼-8Ⅱ等型别,并使歼-8Ⅱ飞机形成系列,使沈飞最终获得了不小的声誉。
歼-8Ⅱ
但真正让沈飞达到巅峰的,还是来自俄罗斯的苏-27SK战斗机。
—待续—
2024-10-09 19:56:58
2024-10-09 19:54:55
2024-10-09 19:52:52
2024-10-09 19:50:50
2024-10-09 19:48:47
2024-10-09 19:46:44
2024-10-09 19:44:41
2024-10-09 19:42:38
2024-10-09 19:40:35
2024-10-09 19:38:32
2024-10-09 19:36:29
2024-10-09 19:34:26
2024-10-09 19:32:23
2024-10-09 19:30:20
2024-10-09 19:28:18
2024-10-09 19:26:14
2024-10-09 15:32:51
2024-10-09 14:28:25
2024-10-09 14:31:14
2024-10-09 14: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