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车险全险一年多少钱?
2024-09-01 06:43:19
华晨集团陷千亿负债困境,目前正式破产重组!宝马:赚多少钱才够你亏?
华晨集团破产重组
作为“BBA三驾马车之一”的宝马汽车在我们老百姓心中似乎天然就有着不一般的地位,此前甚至有相亲节目的女嘉宾发表“宁愿坐在宝马车里面笑”这样的观点。
以前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某宝马车的母公司破产了!我们可能会觉得这家伙肯定还没睡醒。不过近期这件事真实地上演了:旗下拥有华晨宝马这个品牌的华晨集团宣布正式破产重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坐拥宝马的华晨集团为什么会宣布破产重组?
根据目前的报道,华晨集团破产重组的主要原因就是经营困难导致债券兑付违约。
其实早在10月份的时候华晨集团就因为其发行的10亿元私募债到期仅支付了利息而未能兑付本金引发广泛关注。
11月16日晚华晨集团更是发布公告:债务违约金额合计65亿元,逾期利息金额合计1.44亿元。因企业资金紧张,续作授信审批未完成,造成无法偿还。
因为债务问题积重难返,11月20日华晨集团被沈阳中院裁定:受理债权人的申请。而这标志着华晨集团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辉煌的华晨集团对于这件事情有一位网友的发言说出来很多人内心的疑问:卖宝马的竟然会没钱?
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作为辽宁省的国企巨头,旗下还拥有华晨宝马这样“会下金蛋的鸡”的华晨集团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华晨集团的过去可以说是极致辉煌,其早在1992年华晨集团就顺利赴美上市并在纽交所融资7200万美元。
当时的华晨集团资金充足、背后有国资控股再加上领导管理有方,华晨汽车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
金杯客车成功后,华晨又开始进军轿车市场。先是请意大利设计师把持外观,又请国外知名企业对整车验收,零部件也都是选用国外大厂。在2002年8月,“中华”轿车正式上线销售。
当时华晨集团一番操作后市值高达246亿,包括5家上市公司和158家关联公司,被媒体称为“华晨迷宫”。
负债千亿困局
到了2002年,华晨迎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华晨汽车自身拥有的自主品牌发展状况良好再加上成功牵手宝马这个高端汽车品牌,看起来似乎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虽然在2006年华晨集团大打“降价牌”刺激销量,当年旗下汽车销量逾20万辆,同比增长71.4%,成为06年汽车销售增长冠军。
但好景不长,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到价格战里来,华晨再一次失去了优势,到2009年金杯业务亏损高达16亿。
在这种情况下华晨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宝马车的业务上:将华晨宝马财务权及销售权等权限让给宝马集团,希望通过宝马汽车销售获取资金支持,同时也借机学习宝马的先进技术。
此后华晨宝马确实成为了那只“会下金蛋的鸡”,自2011年以来,华晨宝马每年的净利润占华晨汽车净利润的9成以上。
但是华晨很快就被宝马车的巨额利润冲昏了头脑,此后并没有学习宝马的技术来发展自身,反而开始崇尚整合资源优先制造宝马汽车。
再加上一开始就选择了退让,此后数年华晨宝马的财务、行政、市场、公关等部门的实际控制权都逐渐被宝马集团所掌控。
因为怠慢了自身业务的发展,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华晨集团因为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可以说逐步沦为了宝马的“造车流水线”,其自主品牌的盈利能力逐步下滑。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华晨汽车上半年的销量更是只有三千多辆,其自主品牌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长期积累的债务问题爆发。
据华晨集团今年半年报:集团层面负债总额523.76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110%,失去融资能力。为解决债务问题,有关方面成立了华晨集团银行债委会,力求债务和解,但未果。
至此千亿集团华晨连65亿的债务都还不起,同时因为涉及“逃废债”问题备受质疑,而证监会也已经出手,宣布对这一事件立案调查。
到了11月20日,华晨中国在港交所公告,董事会获华晨汽车告知,华晨收到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根据该民事裁定书,法院裁定受理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对华晨进行重整的申请。
缺乏核心竞争力作为千亿集团的华晨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确实令人唏嘘,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华晨集团不管是从90年代走向辉煌亦或是从02年之后走向衰败,其核心问题都是自主研发能力。
90年代的华晨集团敢为人人先,研发出当时处于领先水平的金杯客车和中华轿车从而走向辉煌。
在这个智能化时代、在其他品牌都在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今天华晨集团却患上了宝马依赖症,甚至逐步沦为宝马的“造车流水线”,从而一步步走向衰败。
可以说就算现在不是因为债务积重难返导致破产重组华晨集团的未来也不容乐观,因为目前华晨宝马股权调整已进入倒计时。
据华晨与宝马2018年签署的协议显示:2022年前,宝马将从华晨汽车收购华晨宝马25%的股权,到时宝马和华晨汽车分别持有华晨宝马75%和25%的股份,并不再纳入华晨汽车合并范围。
也就是宝马给华晨集团带来的利润将进一步缩减,甚至在未来华晨集团可能连宝马“造成流水线”的资格都将失去。
在这种情况下,缺乏自主研发能力、自主板块盈利能力弱的华晨集团走向没落只是时间问题,而现在因为债务危机破产重组只能说是将问题提前暴露出来。因此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如果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终将会被时代所淘汰!读完莫急走,下面还有更多热点财经
中国新冠疫苗被无视?欧美国家的傲慢与偏见!
工行代销40亿鹏华产品违约,理财产品“保本”时代已成过去
振奋人心!华为起诉美国政府16个部门!孟晚舟案迎来转机?
退货近80%?汪涵带货翻车事件的最新消息来了!
事关全球30%人口的经济大事件,15个国家成立“新群”!
美国大片“求职记”第一部即将杀青,拜登能否顺利交接权力入主白宫?
新型骗局“云养牛”爆雷,投资人们要明白天上真的不会掉馅饼!!!
财经无小事,慧眼辨其理关注公众号:湾区财经港
每天花五分钟
一起解读财经资讯
2024-09-01 06:43:19
2024-09-01 06:41:04
2024-09-01 06:38:50
2024-09-01 06:36:36
2024-09-01 06:34:22
2024-09-01 06:32:07
2024-09-01 06:29:53
2024-08-18 12:12:39
2024-08-18 12:10:24
2024-08-18 12:08:10
2024-08-18 12:05:55
2024-08-18 12:03:41
2024-08-18 12:01:26
2024-08-18 11:59:12
2024-08-18 11:56:57
2024-08-18 11:54:42
2024-08-18 11:52:28
2024-08-06 20:02:20
2024-08-06 20:00:05
2024-08-06 19: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