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三顾茅庐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要带上关羽和张飞
2023-09-08 01:07:27
乾隆早期曾有四名辅佐大臣,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结局?
你知道乾隆的辅佐大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古代,有一批意义非凡的人物:辅政大臣。
为何这么说,是有理由的。细数,汉代的霍光毁誉参半;三国司马懿,其后代篡位成功;北周杨坚,建立隋朝;唐代长孙无忌,潦倒而终;清初多尔衮生时万人之上,死后惨遭掘坟。
这些人,不会不知道历史中辅政大臣们的结局,但或因别有居心,或只是为了先帝临终的愿望,逆向而行。
因此,说他们意义非凡。
清朝有过许多辅政大臣的记载,例如皇太极死后,福临登基,多尔衮成为摄政王,背后原因是两方势力的妥协。顺治死后,康熙身边亦有四位辅臣,为的是当幼年皇帝的智力尚不能满足国家纷乱时,以这四位的老练度过难关。咸丰死后,给同治立了八个顾命大臣,只可惜还没有等他们发挥多大作用,就被慈禧发动的辛酉政变抹去。
以上,不是所有的例子。人们常常忽略,乾隆早年也有四人辅佐,他们是: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首辅大臣鄂尔泰,大学士张廷玉。
不难发现,在配置上有门道:两位宗亲,两位重臣,鄂尔泰为满人,张廷玉是汉人,处处制衡。那么这四位历史结局是什么呢?
1.庄亲王。允禄是康熙第十六子,和十五阿哥同为顺懿密妃所生。虽然雍正继位后以铁腕处理兄弟叔侄,但是通过种种迹象都表明,十六弟和他关系不错:历官正蓝旗汉军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正黄旗满洲都统。
乾隆三年以前,这位亲王还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宗亲,食双俸,加封一等镇国公。他有十位福晋,皆出身名门。“抢着”把女儿送进亲王府,基本上可以表现一时盛况。
乾隆四年,一道处罚令猝不及防的宣布:庄亲王因与理亲王行事诡秘,停止双俸,罢都统。军权的丧失,意味着皇帝对他的忌惮,从此允禄渐渐脱离中枢。但好歹世代宗亲,结局坏不到哪里去。
2.果亲王。允礼是康熙的第十七子,为人忠厚老实,乾隆评价他“操守亦甚清廉”“实心为国”。
果亲王身体非常不好,常年卧病在床,风寒、腿疾、脚疾把他折腾的够呛。乾隆三年的二月份,便去世了,年仅42岁。
不妨猜测一下,假如允礼身强体壮,能否因为“实心为国”而常年置身权力中枢?未必,根据记载,乾隆元年他因为某事被罚了停止双俸。
3.鄂尔泰。鄂尔泰、田文镜、李卫可谓雍正皇帝心腹中的心腹,单看雍正生前其职位便知:广西巡抚,云贵总督,兼辖广西。
鄂尔泰的出色,源于他的实干能力。康雍时期,中国西南方少说民族政权与清朝政权爆发了尖锐的矛盾。矛盾久久不能平息的一大原因,是地方土司手里握有土地的管理权。鄂尔泰在云南推行的“改土归流”活动,以政府官吏取代大土司,有效地遏制了局势恶化。
无论什么时代,实干家都是国家财富,所以鄂尔泰在乾隆年间一样得到重用,甚至其死后进入了太庙。乾隆二十一年,鄂尔泰的侄子犯罪,牵连家人,谁都没有想到,他在自己死后的第十一年,被移出了贤良祠。
4,张廷玉。他是清朝历史上少有的,名声与能力俱全,晚节得保的能人。但是,从自身出发,他的感觉却非常煎熬:
因为出色的政治才能与忠诚,张廷玉得到了雍正的信任。在雍正死前曾承诺:日后可进入太庙。在此之前,尚未有过汉人配太庙的记录,古人重视名与望,可想而知,张廷玉在得到这份承诺以后别提多激动了。
乾隆登基,新皇帝自有独特的行事作风,渐渐君臣因政见不同爆发不和。乾隆十五年,张廷玉自请回乡养老(其实是以撂挑子的方式赌气),而此时恰逢皇长子去世,皇帝一怒之下罢配享,免治罪。随后归去。
乾隆二十年,年过84岁的三朝老臣在老家去世了。他死前,应该有些许落寞,因为在自己看来,国家不再需要他,连是否能进太庙,都是个问号。
后记:
张廷玉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进入太庙的汉臣。尽管嘴硬,乾隆还是承认了他的功绩。
这四位辅政大臣,因为种种原因,结局并不美好。果然,历史都是一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3-09-08 01:07:27
2023-09-08 01:05:12
2023-09-08 01:02:57
2023-09-08 01:00:42
2023-09-08 00:58:27
2023-09-07 18:59:25
2023-09-07 18:57:10
2023-09-07 18:54:55
2023-09-07 18:52:40
2023-09-07 18:50:25
2023-09-07 18:48:10
2023-09-07 18:45:55
2023-09-07 18:43:40
2023-09-07 18:41:25
2023-09-07 18:39:10
2023-09-07 12:40:56
2023-09-07 12:38:41
2023-09-07 12:36:26
2023-09-07 12:34:11
2023-09-07 12: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