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知道的斯巴达克斯究竟在历史上干过什么大事?
2024-11-13 05:30:08
看特务回忆录发现:郑耀先历史原型是沈醉,徐百川1975年才特赦
军统有没有“八大金刚”,这是毋庸置疑的,在不同时期,军统有不同的中层骨干团队,军统末期和保密局前期,所谓的“八大金刚”,指的就是局本部的八个少将处长。
军统出了“八大金刚”,还有“四杀手”“和三剑客”,比较搞笑的是军统最年轻少将沈醉的名字,在这三个名单上都能找到:沈醉是第八处,也就是总务处少将处长,同时太还是四杀手的老四、三剑客的老大——他对徐远举和周养浩都有提携之情,徐远举能当上行动处上校副处长,就是沈醉托了关系。
按照电视剧《风筝》的说法,军统八大金刚在抗战胜利后,就剩下了上校军衔老四徐百川和老六郑耀先,有人猜测折了那几个,可能就包括被七十六号逮去叛变的陈恭澍、王天木和因活埋中统大员被老蒋下令枪毙的赵理君,另外三人,可能是与日伪特务搏杀中战殁的上海、天津等地的军统区长、站长或行动队队长。
郑耀先和徐百川的历史原型是谁,只看电视剧是很难找到的,因为有一部分原著不能搬到电视剧中,有些话在送审版中有,但是播出的时候删掉了,我们细看《风筝》原著就会发现,郑耀先有一部分历史原型应该就是在那三张名单上都有的沈醉,至于“军统四哥徐百川”,我们也能找到跟他有几分相似之人——那个军统大佬,直到1975年才最后一批特赦。
在《风筝》原著中,郑耀先从延安回到重庆,跟他的四哥徐百川有过两番密谈,两人的对话,基本都能在沈醉的回忆录中找到原文,比如徐百川说“二处(军统前身为复兴社特务处,该处一分为二,一处处长徐恩曾,二处处长戴笠,一处变成了中统,二处变成了中统,老军统总习惯称自己为二处的人,那是摆老资格)”三家分晋,老郑的广东系、老唐的湖南系斗得像乌眼鸡,浙江一系现在由毛齐五说了算,类似的话,沈醉也写过。
让我们确定郑耀先有一部分历史原型是沈醉的,是徐百川的一番话:“想当年,你给他那三字评语‘忍、等、狠’没白说,这小子神不知鬼不觉梳拢了浙江系,而且还以‘同学会’为名,把你和戴老板生前培训的各期学员稳抓在手。”
郑耀先郑耀先倒吸一口凉气:“那可是一万多人呐!这老小子的脑袋够用,一招上房抽梯就把我彻底架空。”
毛人凤成立新的特训班同学会,取消了沈醉为首的“滨湖同学会”,那是沈醉挥之不去的心痛——当年毛人凤就是用这一招,轻松剪掉了沈醉的羽翼,让沈醉失去了与毛人凤叫板的资本。
从徐百川的话中,我们能捕捉到一个重要信息:郑耀先跟着戴笠办军统特训班,把一万多学员都牢牢地抓在手里,而这也恰好是沈醉的真实经历。
军统特训班不止我们熟悉的青浦特训班(学员五百)和临澧特训班(学员一千),还有黔阳特训班(九百人)、息烽训练班(办了七期,每期五百到一千人)、兰州训练班(办了五期,学员七千余人)、建瓯东南训练班(七百余人),幸存者大部分都加入了沈醉为会长的“滨湖同学会”。
据沈醉回忆,滨湖同学会于1946年秋天在重庆成立,他当时为处理军统的财产经常前往重庆,便利用处理军统财产的关系,用廉价套买的办法从经费上给他们以全部帮助,然后就被“选”为会长,沈醉当时是有野心的:“戴笠死后不久,军统局改组后有两万多人没有工作。临训班和黔训班毕业的特务便暗中组织起来,因为他们都曾在洞庭湖畔受训,故称之为‘滨湖同学会’。这两个训练班的学生是特训班中最早毕业的,其中不少已经担任了军统局中层干部。我当时想多拉拢一点实力,认为这正是个掌握学生、笼络人心的好机会,就毫不犹豫地答应当了会长。”
从1947年开始,军统三巨头郑介民、毛人凤、唐纵也注意到了“同学会”的重要性,他们一看特训班出来的新生力量都围拢在沈醉身边,就想出了釜底抽薪之计,毛人凤因为跟沈醉同属戴笠嫡系,就抢先下手,不见外地找到沈醉,提出了建议(实际是下了命令):“我找你来,是想跟你商量一下组织‘统一同学会’的事。最近不少人反映,说你偏向滨湖同学会,兰州和息烽同学会的人对你可有意见啦!依我看,别搞什么这个同学会、那个同学会的,索性组织个全面的同学会,免得他们彼此之间闹矛盾。你的意见呢?”
毛人凤这头笑面虎一笑卖身最也发毛,而且沈醉一开始也没弄明白毛人凤真实意图,还以为他是为了更好地团结部下才这样决定的,就很痛快地答应了。
等到毛人凤为会长的新同学会成立起来,沈醉就发现不对劲儿了——那些围着沈醉转的科长和副站长,都被毛人凤委以重任,然后他们就不搭理沈醉了:“学生们又把毛人凤当成了靠山,我也不敢再去拉拢他们,只是保持私人间的往来。”
在军统讲“师生情谊”,沈醉已经犯了大错(我们子啊《渗透》中看到,李维恭硬是被他的五个学生挤兑死了),在功利心极强的特务眼里,谁的腿更粗就抱谁,沈醉的腿跟毛人凤相比,还是太细了。
新的“军统局各训练班毕业学生统一同学会”成立后,郑介民、唐纵为名誉会长,毛人凤为会长,规定凡是抗战期间在军统各训练班毕业的学生,都要参加这个组织,不准另外再成立什么训练班的小组织。
参加三巨头为会长的同学会会后,所有会员都发有一个会员证章,铜质圆形图案是用一支箭射穿和平鸽,一般公开机关中搞特务活动的人,遇见佩戴这种证章的,不管认不认识,都要客气三分。
郑耀先和徐百川还是把同学会特务的数量说少了,据沈醉回忆:1947年统一同学会在南京洪公祠保密局大礼堂开成立大会时,军统几十个训练班的毕业学生都派有代表参加,参加该会的人数多达两万。
这两万特训班同学会会员又分成三派,希望搞军事工作的便想走郑介民的门路(郑担任军统局局长和保密局局长期间,先兼任“国防部二厅”厅长,后升兼“国防部次长”),想搞警察的便去找唐纵(唐纵任副局长期间,还兼任警察总署署长),愿意继续做特务的便都投入毛人凤的怀抱——沈醉白忙一场,老班底被一扫而空,他最嫡系的心腹、滨湖同学会创始人之一、总务处管理科科长邓毅夫也被郑介民以一箱洋锁对不上账的罪名枪毙了。
看了沈醉创建同学会被毛人凤摘桃子的回忆,我们就会发现那也是郑耀先的惨痛经历,所以说郑耀先的一部分历史原型是沈醉,似乎也并不为过——沈醉也是从延安回到重庆后,被毛人凤夺走同学会的。
郑耀先的一部分事迹取材于沈醉(抗战期间,沈醉在上海也当过行动组少校组长),而徐百川的一句话,也证明在他的身上,也有电视剧《特赦1959》中刘安国的影子——刘安国的历史原型百分之九十是当过情报参谋训练班(谍参班)中校政训员、特务处驻上海办事处上校处长、上海策反委员会主任委员、忠救军上海办事处处长的文强。
文强不但在上海与日伪斗智斗勇,还在中美合作所第三特种技术训练班当过主持实际工作的副主任,徐百川跟沈醉说自己去向的时候,恰好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被调去中美合作所,我是一个月内连嫁三夫,虽说级别不变都是明媒正娶的小媳妇,可也算位微言轻无人问津。戴老板一死,你我这些随他打天下的老兄弟,如今再不挪窝,那可真就成了别人的眼中钉。”
文强在《口述自传》中也提到了他离开军统去湖南的原因:“1946年3月,戴笠坐的飞机失事,军统局内就分为三派,相互争得厉害,我看三派势力都很强。我如果再在这里搞,就会出问题。他们哪一派都会随便把我打掉,我接近哪一派都会有杀身之祸。”
刘安国的九成历史原型文强因为不肯认错,直到1975年才最后一批特赦,但他在战犯管理所的生活过得还算不错,他烟瘾很大,同在淮海战役被俘的杜聿明,一次就送了他十包美国骆驼香烟——《风筝》里的徐百川,抽烟也是抽完一根又要一根。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谍战剧中的很多剧情,都来自真实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再挖掘一下艺术背后的历史,岂不也是一件有益之事?郑耀先和徐百川的历史原型当然不止沈醉和文强,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肯定还知道得更多,那么在您看来,跟徐百川和郑耀先经历最相似的,是那几位潜伏者和军统将校级特务?
2024-11-13 05:30:08
2024-11-13 05:27:54
2024-11-13 05:25:38
2024-11-13 05:23:23
2024-11-13 05:21:09
2024-11-08 16:10:51
2024-11-08 16:08:37
2024-11-08 16:06:22
2024-11-08 16:04:07
2024-11-08 16:01:53
2024-11-08 15:59:38
2024-11-08 15:57:24
2024-11-08 15:55:09
2024-11-08 15:52:54
2024-11-08 15:50:40
2024-11-08 05:43:56
2024-11-08 05:41:41
2024-11-08 05:39:26
2024-11-08 05:37:11
2024-11-08 05: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