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方世玉:少年时期练就铜筋铁骨,却在24岁被师太踢肛而亡
2024-11-13 05:23:23
纪录片《三十二》记录历史尘埃中的普通人
1、郭柯编导的纪录片《三十二》,用能思考的镜头记录下了广西山区瑶族大娘韦绍兰的生活片段。影片透过韦大娘的用餐、行走、山歌等日常生活,展示了一位曾经被强征为日军性奴隶的伟大母亲的博大胸怀。也记录下了一位不幸来到世上、至今孑然一身的年近70的中日混血儿--罗善学对世界的质问以及对生活的良善。
通过韦绍兰母子的故事,《三十二》给世界留存了20万中国“慰安妇”独特人生的片段回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胜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更期待郭柯能有新的突破。
--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2、苦难、顽强、生命力
作孽、无耻、罪恶的日本。赎罪,除了赎罪别无选择。
可是她们依然高昂起涂满鲜血的头颅,高傲地,似乎什么也没发生……
也谢谢您,让我能从一个新地视角看这段历史。
呵呵,大场面、大制作,视觉冲击或是唯美是现在的影视潮流。平淡中的深刻,确实是浮躁的社会很难去耐心体会的。娱乐致死的时代去品味苦难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去面对。然而,有价值有意义的创作对历史、对将来都是不可多得的。因而,作者要耐得住寂寞与部分人的不解。
--赵宗敏(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3、作品镜头语言没有刻意夸张伤痛的情绪,而是在富有灵性的画面中以精致的构图、精准的色彩表达、深沉的人文情怀去审视抚慰一段历史的伤痕,让影像传递出醇厚的温情。
--2013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评语
4、英国人眼中的《三十二》
影评者:Jean-Baptiste de vaulx
《三十二》是由郭柯于2012年执导的纪录片短片,其片名所指的是曾被日军强征沦为性奴的中国妇女幸存者,仅剩三十二人。
二战期间,中国多个省份均处于日本帝国的统治之下。据估计,曾有大约20万之多的中国妇女,在枪口的逼迫下,不幸被虏为日军慰安营中的慰安妇。 这部电影聚焦于仅剩的三十二位老人中的其中一位。这是一个悲惨甚至难以入耳的故事。但它记录了一份重要且不可忽略的历史事件。如今,生活在中国西南广西农村的九十多岁高龄的韦绍兰,仍旧在她的庄稼地里劳碌着。1944年的一天,就是在这里,韦绍兰和她幼小的女儿,一并被日军俘虏关进慰安营。期间,韦绍兰被日军反复强奸蹂躏。 几个月以后,韦绍兰带着女儿成功的逃离了慰安营。但由于在慰安营里饱受饥饿和虐待,她的女儿不久便夭折了。悲剧也并未从此好转,因为韦绍兰怀上了日兵的孩子。从此,她不得不面对周围的人,甚至包括她的丈夫在内,对她的羞辱与排斥。韦绍兰生下了这个男孩,取名罗善学。
年近七十的罗善学,也在这部电影中讲述了他的人生遭遇。就因背着半个日本人的罪名,他的一生都倍受排挤欺凌。
电影在叙述韦绍兰和她儿子 的故事之间,适当的注入了中国农村优美的风光镜头。这种轮流交换的展现方式使得影片的节奏得以平衡,给予观众足够的时间深思,让这些悲催的传奇故事得以在观众的内心沉淀。
韦绍兰的故事也并非缺乏鼓舞人心的时刻。即便她的内心自然还残留着伤痛(比方说,每次提到她的施虐者,她都以“鬼子”相称), 但事实上磨难并未能摧毁她的精神和对生活毫无疑问的积极态度(她打趣的说:“这世界这么好,现在我都不想死”)。这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种鼓励,同时也鞭策着我们对现实的反省。
韦绍兰的遭遇不仅是一个非 同寻常的个别事件,更是20世纪历史中灾难篇里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片尾巧妙的利用从200000迅速递减到32的视觉效果,来提醒我们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离最初的真相越来越远。越来越多、一环又一环的相关事件,都将随着一个个幸存者的逝世而消失。尽管这些亲身走过这段历史的老人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应该珍惜任何能够了解她们的机会。
《三十二》作为一部名副其实的纪录片,为我们的后代见证了这些从那不堪回首的年代走过来的人。这部电影不仅值得称赞,更是一份意义非凡的作品。(英文原文出自于伦敦影评 )
5.上海《文汇报》:用影像记录的口述史—— 照亮历史的尘埃(2013年)
今年8月,郭柯所导演的纪录片《三十二》正式完成制作。就在拍摄的一年多时间中,32位中国慰安妇幸存者,又去世了7位。本月,中国慰安妇研究所的最新统计数字则显示,幸存老人只剩下23位了。
出道以来以拍摄商业片和电视广告为主的郭柯决定抛开一切工作,将自己的精力全都投入在记录这剩余的23位老人上。“随着这些老人去世,这段历史也就完全划上句号。”
遇到了慰安妇幸存者,却迟迟不开拍
对于郭柯而言,用影像见证口述,接下去的任务是与时间赛跑,并且是在一个越走越快的时钟上。
2012年6月,郭柯在微博上看到一则故事。一位当年被强征的慰安妇在生下日本血统的孩子后,母子一生历经坎坷。导演的嗅觉令郭柯感到,这是一个纪录片的好题材。于是,通过上海的朋友,他找到了中国慰安妇研究所所长苏志良教授。这位老人还在世吗?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后,郭柯当即坐火车从北京赶到了广西荔浦。
郭柯回忆,当时他和摄制团队只知道老人的住址,却不知道路。一下火车,他们就逮了个司机询问,刚巧司机有个亲戚嫁到了那儿。“一路上特别顺利,就找到了韦绍兰老人家。”
郭柯到了老人家门口,没拿机器拍摄,只是陪她在门口坐着聊了三天,吃了两顿饭,就走了。
回到北京,郭柯坚定了要拍摄这个故事的决心。直到四个月后的秋天,他再次前往广西。这一回,除了拍些镜头外,他依然陪着老人说话,渐渐同老人熟了起来。十一月底,郭柯才带着他的摄制团队总计20多人奔赴广西。这一次,终于开始了正式的拍摄。
92岁的韦绍兰老人于1944年被攻入广西的日军抓去充当慰安妇。逃回村子后,她意外地发现自己已经怀孕。1945年7月,她生下儿子罗善学。歧视和不友善从此就缠绕着母子俩。2007年,她向公众坦承自己的身份,此后在中国慰安妇研究所的支持下曾赴日本。
在最后的成片中,韦绍兰老人对着镜头讲述自己到家的那一刻:她惊魂未定,丈夫却抛来一句“我以为你不晓得回来了。”说着,无边的委屈和恐惧似乎又回到了老人心中,她开始呜咽。
今年68岁的罗善学说,现在村中的孩子看见他,还会从背后喊“日本人!”他一辈子没娶上媳妇,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介绍了6个对象,都吹了。
让在历史尘埃中的普通人,发出自己的光芒
郭柯承认,他一开始被这个故事打动是因为所谓的“戏剧元素”。在拍摄前,他写了剧本,叙事大纲大致是从老人被强征为慰安妇说起,叙述她和儿子生活的不幸。
结果聊着聊着,他发现老人的讲述本身远超他对事件的原有想象。第二天,他抛开了剧本,尽量少提问、多倾听,“就让老人说,有时候能连续说上好几分钟。”
在纪录片《三十二》中,有一幕是非常不同于此前电视台拍摄的关于韦绍兰老人的纪录片的。在结尾,她唱着歌,咧嘴笑了:“米海越空越好耍,只愁命短不愁穷……”
郭柯告诉记者,那是在8天拍摄计划的第4天。“我突然强烈地感觉到,老人的心情并不是完全痛苦的,相反,她时时会流露出一些快乐的情绪。”于是,郭柯把关于苦难的问题换了。“我问老人年轻时有啥特别开心的事吗,她就想起了自己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和同伴们一块学唱歌的事。”
“老太太说,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命来看。我就觉得,她呈现出来的生命态度超越了很多我原先想表达的东西。”郭柯说,有些纪录片限于狭隘的视角,拍得生硬,但他却不愿意把一个慰安妇幸存者的故事仅仅拍成一件“惨”事,而是希望能够呈现“一个生命在饱受磨难之后如何平静坚忍”。
他拍到最后,“发现最初的那颗同情心竟如此渺小,而这位老人竟如此伟大”。
第一次涉足相关历史纪录片的郭柯,为了保证历史知识不出差错,在制作过程中求助于专业学者。苏智良教授曾给他许多建议和指导。例如,原本字幕上打出的是“1945年,中日战争结束”,苏智良建议郭柯改成“二战结束”。“在罗善学的名字下,也加上混血儿的注释,用字更准确。”
眼下,孤军奋战、资金紧张,这些都困扰着郭柯,不过他还是决定明年初继续上路。“打算先把23位老人都走一遍,再和摄影师分开探访。”
记得这次拍摄时,摄像机无意间拍到了一个空镜:阳光射进屋,飘落的尘埃折射出细微的光亮。郭柯把这个镜头放在了《三十二》的片头。他觉得,这就是用影像记录个人史的意义——让那些散落在历史尘埃中的普通人,发出自己的光芒。
信息来源:搜狐网
2024-11-13 05:23:23
2024-11-13 05:21:09
2024-11-08 16:10:51
2024-11-08 16:08:37
2024-11-08 16:06:22
2024-11-08 16:04:07
2024-11-08 16:01:53
2024-11-08 15:59:38
2024-11-08 15:57:24
2024-11-08 15:55:09
2024-11-08 15:52:54
2024-11-08 15:50:40
2024-11-08 05:43:56
2024-11-08 05:41:41
2024-11-08 05:39:26
2024-11-08 05:37:11
2024-11-08 05:34:57
2024-11-08 05:32:42
2024-11-08 05:30:27
2024-11-08 05: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