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亚马逊森林火灾
2024-10-14 11:06:00
历史上的禅宗圣地熊耳山
熊耳山,地处豫西渑池、陕州交界,山体不算大,海拔不太高,但在历史上却很有名气。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双峦竞举,状同熊耳”。清同治年间的河南省地图,清晰地标明渑陕交界处的熊耳山,附近有空相寺、景德寺、河口庙等多个寺庙,也间接说明了为何此地名气之大的原因。禅宗初祖达摩,便埋葬在山上的空相寺。熊耳山,是佛教禅宗的圣地。
其实熊耳山在全国范围内还有多个。山东枣庄有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陕西商州也有熊耳山。《大明一统志·河南府》载:“熊耳山在卢氏县,山连永宁,两峰相并如熊耳”,山脉更为雄壮巍峨。说到熊耳山,很多人不知道说的是哪个地方的熊耳山。
《水经注》把这个问题解释得很清楚。《水经注》卷十五《洛水》记载:“洛水又东径熊耳山北,《禹贡》所谓导洛自熊耳。《博物志》曰:洛出熊耳,盖开其源者是也。东北过卢氏县南”,说的是卢氏境内的熊耳山;后面介绍道,“又东北过宜阳县境南,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双峦竞举,状同熊耳,此自别山,不与《禹贡》导洛自熊耳同也”,这座山,说的就是渑陕交界处的熊耳山。为了分辨这两座不同的熊耳山,宋代邵雍还专门写诗《辨熊耳》,“昔禹别九洲,导洛自熊耳。熊耳自有两,未知孰为是。东者近成周,西者隔丹水。书传称上洛,斯言得之矣”。
渑陕交界处的熊耳山是崤山的余脉,山势至此已尽。民国时期《渑池志》《陕县志》分别都有记载,“崤山分数支,一东行结土崤及熊耳山,东过新安至洛阳。…(崤山)南干南第二支为熊耳山”。与名山大川相比,熊耳山海拔只有912米,仅有东西相向两座山峰。但由于地处丘陵地带,周围几十里范围内都是丘陵、沟壑,山脉的高度和体量便显得卓尔不群。站在山脚仰望,只觉峰峦高耸,山势逶迤,熊耳山愈显巍峨;登上山顶俯瞰,但见远山如烟,丘陵连绵,沟壑纵横田野,村庄星罗棋布,不由得让人激发出凌顶揽胜的壮迈豪情。
熊耳山风光秀丽,历代文人多有诗词墨宝。明代唐枢在《名山纪游》中写《熊耳山游记》,“渑池县南四十里,平冈杂巘,迤逦旋盘中,忽发突具,雄广并峙,如熊之耳然。地名吴坂,介陕州、宜阳、永宁、渑池之间,当嵩花行脉、群椒攒拥,惟二山独窿”。元代四川人张问陶在《过英豪》诗中描绘,“山去陇树远苍苍,铃语鸡声趁早凉。熊耳数峰青似黛,马头初日白如霜”。清代新安人吕谦恒作诗《经熊耳山》,“初祖归真地,双峰界远天。石林清音出,去壁乱流悬。客至分僧饭,樵归破岭烟”(《河南府志》)。熊耳山两峰对峙,禅寺不语,漫山青草如茵,幽涧溪流潺潺,正是风光旖旎、赏景游玩的好地方,也不失为访禅问古、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作为禅宗祖茔,现在的空相寺是在旧址上复建而成。清代和民国《陕县志》记载,佛教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年至75年)传入陕州时,修建了空相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与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并称为中原佛教四大名寺。佛教年表记载,公元68年,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洛阳白马寺修建时,空相寺也是同时期所建。空相寺和少林寺一脉相承,同是佛门禅宗,历代香火兴旺,僧人众多,而且也都还会些功夫。史料记载,空相寺极盛时期占地800余顷,有房舍400余间,僧徒800余人。唐枢《熊耳山游记》也说,“空相寺在西耳,达摩示寂处,僧凡三四百余,有勇艺。少林勇艺渊薮,空相于少林合宗”。
空相寺原名定林寺,因禅宗达摩而扬名四海。宋代禅宗史籍《五灯会元》记载,南北朝时,菩提达摩自南海而来,在南京与梁武帝话不投机,遂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传法慧可之后,到了熊耳山下的定林寺。北魏文帝大统二年端居而逝,葬熊耳山,起塔于定林寺。梁武帝亲自撰写了“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的碑文,以示尊敬和纪念。也由此留下了达摩“一苇渡江”、“只履西归”等传说。
《魏书·释老志》说,“达摩去梁,折苇一枝渡江,北过魏境,寻至雒邑,初止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坐九年,逝焉葬熊耳山”。民国《渑池县志》和《陕县志》记载,熊耳山有“魏达摩禅师墓”,“空相寺有藏经楼,达摩禅师藏佛经千卷于此”。作为禅宗初祖达摩在中国的最后驿站,熊耳山是研究佛教禅宗文化和达摩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页,每年世界各地都有大批禅宗弟子前来空相寺瞻拜达摩塔。
定林寺改名空相寺,则和唐代名将郭子仪有关。空相寺出土的唐代碑刻《汾阳王置寺表》记载:公元763年,家住熊耳山西南卢氏县境内的唐代大将郭子仪,东进平定安史之乱,途中曾到空相寺上香祈福,许愿说如果能顺利平乱,必将启奏朝廷“特加崇饰”。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平定安史之乱后第九年,郭子仪启奏皇帝,将定林寺(当时也叫达摩塔院)改名空相寺。唐代宗准奏,并御笔亲题寺名、塔额,交中使张如津送至熊耳山空相寺,加封达摩祖师“圆觉大师”谥号;加封达摩塔为“空观之塔”。郭子仪为此还写了谢表。这通唐代碑刻,为定林寺易名空相寺提供了史料佐证,也是后人研究禅宗文化、达摩文化和空相寺兴衰史的珍贵资料。
熊耳山地区佛教文化氛围浓厚,历史上周边有很多寺院庙宇,《陕县志》和《渑池志》多有记载。除了空相寺最为有名外,山上还有景德寺、双峰寺、千佛寺和冷泉圣母庙等,山下还有陕县李村的安国寺、渑池英豪的宝国寺等。空相寺位于西山脚下,景德寺、千佛寺分别在东山的两个山腰,双峰寺藏在山北史营沟的山坳里,冷泉圣母庙则在两峰之间的豁口庙村。民国《陕县志》记载,“今山腰有古寺,颇幽雅”,说的就是建于唐代的景德寺。
熊耳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攻可进陕入洛,退可占山据险,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续汉书》中记载,以熊耳山为中心的渑池、宜洛地区,曾是汉光武帝刘秀镇压赤眉军樊崇的主战场之一。《水经注·洛水》记载:“昔汉光武破赤眉樊崇,积甲仗与熊耳平,即是山也”。《后汉书》中的《刘玄刘盆子传》和《冯岑贾传》,对此都有详细记载。东汉平西大将军冯异在渑池崤底打败赤眉军,受降的就有八万之众,剩下的十多万人向宜阳方向溃败,被光武帝刘秀亲率大军堵住逃路。赤眉军首领樊崇率领自己拥立的皇帝刘盆子等人向刘秀投降,“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光武帝刘秀下诏慰问冯异时说,赤眉被攻平,将士们辛苦了,开始虽然失利于回谿,最终能够振兴于渑池,可以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典故,便由此而来。
熊耳山紧靠崤函古道,地理位置特殊,历史上也曾一度辉煌。清嘉庆十五年,甘扬声在《渑池旧志》序中写道,“渑池为古韩地也,西阻崤山,东扼铁门,北带黄流,南峙熊耳,诚中州形胜之地也”。民国《陕县志》在介绍崤县(今陕州区硖石)时记载,“魏太和十一年,置崤县,隋仍之。大业初,省入熊耳县。唐武德元年,复制崤县。八年,改属陕州”。在介绍境内南北二崤道时,也有类似表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熊耳山地区能够单独置县,也可算得上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24-10-14 11:06:00
2024-10-14 11:03:45
2024-10-14 11:01:31
2024-10-14 10:59:16
2024-10-14 10:57:01
2024-10-14 10:54:46
2024-10-14 10:52:32
2024-10-14 10:50:17
2024-10-14 10:48:02
2024-10-10 22:54:31
2024-10-10 22:52:16
2024-10-10 22:50:01
2024-10-10 22:47:47
2024-10-10 22:45:32
2024-10-10 22:43:17
2024-10-10 22:41:03
2024-10-10 22:38:48
2024-10-10 22:36:33
2024-10-10 22:34:19
2024-10-09 23: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