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熊百科 > 历史 > 正文

​项羽不自刎能东山再起吗

时间:2024-03-24 01:22

来源:奇熊百科

点击:

项羽不自刎能东山再起吗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是很多朋友内心的一个疑问。可能这件事对于项羽来说太难做到,如果他能暂时放下身段,忍辱负重,或许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但项羽在乌江自刎,结局也就此注定。可能对于项羽来说,在战场上战死是最有尊严的死法,但不少后人觉得项羽死的太可惜,包括大诗人杜牧。项羽此番选择到底是对是错,其实根本不重要,项羽虽然战败而死,但他在后人心中的地位却一直不低。

项羽不自刎能东山再起吗

1、生死一念之间

中国人讲究盖棺定论,或者无论身前如何,一旦死去,也应该得到些许的尊重与安宁。可项羽从来没有安宁过!从他在乌江亭边横刀自刎的那一刻,这位生前威名赫赫的西楚霸王,就陷入了无穷无尽的“口仗”之中,一致千年之后的今日,依然争论不休。

争论的焦点只有一个:如果他度过乌江,能不能卷土重来?

有人认为项羽不应该自刎,而应该卧薪尝胆,知耻后勇,卷土重来。主张这一观点的代表性人物是杜牧。杜牧是唐代著名诗人,咏史诗尤为出色,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等名句传世。他游览乌江时,有感于项羽之事,作《题乌江亭》一诗。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项羽不自刎能东山再起吗

杜牧青少年时就研究孙子兵法,更是曾上书朝廷,出谋划策。所以在诗中他以军事家的眼光说道,兵败乃兵家常事,不容太过于挂在心间,而真正的男子汉更是要有足够容忍与知耻后勇之心。他这么说不是没有道理。战国时期的大军事家孙膑双腿残废也不曾放弃,与项羽同时期的大将军韩信更是曾经忍受胯下之辱。

基于此,杜牧继续道,江东还有很多青年才俊,你(项羽)本就是依靠江东八百子弟起兵的,现在重新回到江东,卧薪尝胆,休养生息,来日卷土重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有人认为即使项羽度过乌江,想卷土重来也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与杜牧等人的法是截然相反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性人物是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就是被革命导师列宁评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那位拗相公。王安石不仅政治上成就斐然,在文学上也是很有建树,与韩愈、苏轼等人并列“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在游览乌江时,看见了杜牧的题诗,他甚是嗤之以鼻,也随即写了一首诗,予以还击。这首诗就叫做《叠题乌江亭》,意思就是压在杜牧的诗上。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项羽不自刎能东山再起吗

王安石毕竟是杰出的政治家,他一下子就找准了站位:士兵的精神状态和当时的军事政治形态。连年征战,将士们早已经疲惫了,他们心里对战争的承受能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战争的主动权也已经不在项羽这边了,失去了中原等战略要地,战争的局势很难再挽回。

基于此,王安石的结论来了,就算江东子弟还在,他们是否还愿意与你(项羽)再次出征呢?“天下苦秦久矣”,恐怕没有谁还愿意继续打仗,尤其在刘邦已经统一天下、逐渐安定的局势之下。

除了上述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还有一种观点也是独树一帜,他们认为项羽不过江东,正是英雄气概的体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死也要死的慷慨激昂。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李清照。李清照是两宋之际的大词人,是婉约派的宗师,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佳句流传。

她在题为《夏日绝句》一诗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个弱女子竟然也能写出如此慷慨的诗歌,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在李清照看来,人活着自然要有一番作为,就算死也不能太窝囊,也要堂堂正正。所以他项羽就是宁肯站着死,也不灰溜溜的回到江东去苟且偷生。如果把这首诗放在金兵南侵之时,那就更具现实意义。

现在看来,项羽,乌江亭中,死还是不死,都挺难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To be or not to be is a question!”

项羽不自刎能东山再起吗

2、一个人的故事,一众人的狂欢

项羽是死了的,一了百了吧。尽管他的尸体被他人分割后拿去换功名利禄,但这一切的痛苦都是由后人帮他承受的。他已经死了,无所谓全尸不全尸了。

至于虞姬,他就更顾不上了。

甚至于这个女子有或者没有都是问题。我个人更相信这是太史公或者后人对项羽的怜悯而想象出来的人物。这也符合英雄配美女的文化传统。

我们都希望大英雄身边有这么一位温柔可人的美人,她是英雄的港湾,也是英雄的点缀,最后的死亡更是英雄氛围的渲染。试想如果没有虞姬,那西楚霸王的死岂不是太无趣了些?被敌人一直追,一直追,追到乌江边,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最后不得不抹脖子。哎,这也太可怜了!

这是西楚霸王啊!一代战神,曾经横扫天下称雄一方,怎么可以落得个如此窝囊的下场?如果真是如此,刘邦都不会太过于兴奋的。项羽越英雄,他刘邦就越有底气。

怎么办?那就给历史填点儿料吧。

乌江畔,风萧萧,杀声震天。

只是这杀声是刘邦的,是来追杀他项羽的。

项羽环顾四周,众将士已经疲惫不堪,别说战斗了,就是风一吹,都可能随时倒下。

他的发髻已经凌乱不堪,在风中飘散。

还有虞姬的红色裙摆。

项羽不自刎能东山再起吗

“啊——”项羽仰天长啸。

虞姬梨花带雨,但眼神中也闪过一丝刚毅。

“项王,让妾身再为你歌一曲吧!”虞姬说罢,别在乌江边翩翩起舞。一时间,红杉飘飘,宛若天女下凡。

项羽见状,也大声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若奈何?”

曲终人散,虞姬倒在了乌江中。鲜血比衣服还要红,还要耀眼。但这滔滔的江水,并没有一丝的怜悯。只有逼近的战鼓声来为这个可怜的女子送行。

项羽看了一眼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江东子弟——最后一眼了。

夕阳如血,漫天的夕阳,漫天的血。

他也忽然感到一丝疲惫——他已经大闹一场,现在他需要悄然而去。

于是他他亲吻乌骓马,走进乌江亭——

虞姬死看,项羽死了,而且是以如此悲壮的方式。刘邦高兴了,文学家史学家也高兴了,天下人也都高兴了。

项羽他用一个人的死亡,成全了天下人的狂欢。

霸王别姬多好的故事,多美丽的传说,就算乌江水干涸了,故事还在,传说还在。

项羽不自刎能东山再起吗

3、卷土重来,黄粱美梦

历史没有假设,但我还是假设项羽度过乌江。

项羽度过了乌江,又能怎么样呢?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呵呵,这可能不过是杜牧等人的一厢情愿。事实上,已经无可能。

主观上,项羽身上有两个弱点,注定让他功败垂成。

项羽太迷信武力,且肆杀。如果他由于出身于军事世家,迷信武力还情有可原,但是肆杀呢?那就是骨子里的问题了。打仗没有不死人的,但所有的生命都值得尊重,尤其是志在天下的人更应该珍惜每一个生命。而项羽呢?根本就是视人命为草芥。公元206年,他坑杀秦军降卒二十余万。我们都知道杀降乃兵家大忌,但是他仅仅因为担心秦军降卒会捣乱,就毫不犹豫的举起屠刀。二十万的兵力啊,就这么坑杀了。同样是公元206年,他攻占咸阳,对于这座都城,他选择了屠城。与此相比,刘邦的“约法三章”不知道要高明多少辈!

项羽刚愎自用,且不守信。像他那么个依仗武力称霸天下的人,刚愎自用似乎也是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但想要统治天下,又怎么可以一意孤行?鸿门宴上放走刘邦就是他刚愎自用的典型表现,并且还以仁义道德为借口,不过是妇人之仁罢了。后来更是弃用范增,导致军中谋士等纷纷离去,陈平更是直接投奔了刘邦,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不失败才怪?!至于他的不守信,更是多了。他背弃“先入咸阳为王”的约定,又暗中设计杀害义帝,为天下所忌。我们常说人无信不立,项羽一步步把自己逼上了独夫之路。

项羽不自刎能东山再起吗

客观上,一是天下大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已经不具备再次起兵的条件;二是江东也不具备支撑再次起兵的物资基础。

更重要的是天下局势已经有了根本变化,就算他度过乌江,也没有了起兵的条件。他之所以起兵成功,并且迅速称霸天下,不过是借了“天下苦秦久矣”的东风,沾了他楚国贵族的光,当然也有他个人的魅力与努力。需要指出的是经过这么多年战争,天下人(包括士兵)对战争的忍耐已经达到了极限。他们现在需要的是和平,是安稳的过日子,而不是继续征战。再看看此时的汉军占领等地,刘邦废除秦国的苛政,约法三章,已经开始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得民心则得天下,“唯恐刘邦将来不为秦王”这句记载足以说明此时的民心已经偏向刘邦。

项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战争所需的物资供应不上。他占领土地似乎就是为了占领,根本没有治理和恢复生产的意识。以战养战临时性的还可以,长期下来就资源就会枯竭,失败不可避免。或许项羽就是个纯粹的军人,他脑子里只有刀剑,没有人民。就算到此次回到江东,江东又有多大地方?如果能知错,如果能改正,也最多就是割据一方,这还得看刘邦的眼色。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估计就算是割据一方也是项羽一厢情愿。最终不过是让江东子弟再经历一场战争而已。

卷土重来,呵呵,纸上谈兵尚可,事实上已经不可能。

项羽不自刎能东山再起吗

4、后记:项羽不死

乌江畔,死,有尊严的死是项羽最好的出路。

我们不可想象项羽被押上刑场,我们不可想象项羽战死在其他战将之手,我们更不可想象项羽死在无名小卒的乱刀之下——他不可以那么死。

他是英雄,他是大英雄,他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英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霸王,所以他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尊严的,并不是每个英雄都能做到,项羽做到了,或许这是他唯一还能为自己做到的。把那个圆圈画完整,然后把所有的事情留给后世。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太史公的这段话,每每读来,项羽的绝世的英雄气概均能扑面而来。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两千年,但他的风采依然令人向往。

项羽不死,是为记。

【作者简介】张东晓,男,生于1983年,河南省平舆县人,现定居于北京,累计发表作品三十余万字。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苏武在匈奴除了牧羊还做什么了?

​苏武在匈奴除了牧羊还做什么了?

苏武在匈奴除了牧羊还做什么了? 谈及苏武,你会想到什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苏武牧羊吧,好像苏武数十年的生命,就只做了这样一件事情,但也正是因为这一件事情,让后世无...

2024-03-24 01:20:26

​吕雉在民间的形象为什么会和史书不一样呢?

​吕雉在民间的形象为什么会和史书不一样呢?

吕雉在民间的形象为什么会和史书不一样呢? 史书记载和坊间流传,一向都会是有所出入的,一般来说,我们会以史书记载的人物和事件为准。只不过对于人物的印象和评价就不一定了...

2024-03-24 01:18:11

​屈原为什么要投河自尽

​屈原为什么要投河自尽

屈原为什么要投河自尽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是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习俗,传统节日,这一天在全国都会上演着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只要说去端午节,马上人们...

2024-03-24 01:15:56

​诸葛亮生命最后一战,五丈原之战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生命最后一战,五丈原之战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生命最后一战,五丈原之战是什么样的? 五丈原虽然只是一个地名,但是听起来却总会让人感到一丝悲凉,这种悲凉自然来源于在这里发生过的事情。三国时期,诸葛亮数次北伐,...

2024-03-24 01:13:41

​正史上的赵云到底是怎样的?虽然没有演义厉害但也不要过分贬低

​正史上的赵云到底是怎样的?虽然没有演义厉害但也不要过分贬低

正史上的赵云到底是怎样的?虽然没有演义厉害但也不要过分贬低 赵云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是一个堪称完美的人物,或许这也得益于《三国演义》的描写。但是却一直有很多人,通过《...

2024-03-24 01:11:26

​斯大林为何要枪决苏联大将巴普洛夫?其中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斯大林为何要枪决苏联大将巴普洛夫?其中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斯大林为何要枪决苏联大将巴普洛夫?其中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没多久,苏联大将巴普洛夫也是在这个时候一鼓作气的把苏联的西方面军和自己都给葬送了。这位...

2024-03-24 01:09:11

​历史上中国哪里的牛肉面最好吃?

​历史上中国哪里的牛肉面最好吃?

历史上中国哪里的牛肉面最好吃? 牛肉面可能是每位中国人都爱的一道美食,牛肉面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其实牛肉面是做起来并不复杂,每个人在家就能自己做牛肉面,但想吃最地道...

2024-03-23 02:58:15

​历史上最真实的太监汪直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最真实的太监汪直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最真实的太监汪直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朝成化3年,汪直第一次来到了北京城,此时的汪直还是幼童,在午门以战俘的身份参加了盛大的“献俘”仪式。藤峡瑶民起义被朝廷血腥镇...

2024-03-23 02:56:00

​公元前历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揭秘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元年著名历史人物

​公元前历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揭秘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元年著名历史人物

公元前历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揭秘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元年著名历史人物 在人类的历史山出现过非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能够改变世界格局的,改写历史的人物不...

2024-03-23 02:53:45

​黄帝是狄人还是羌人?其实答案全都不是哦

​黄帝是狄人还是羌人?其实答案全都不是哦

黄帝是狄人还是羌人?其实答案全都不是哦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黄帝的一些事情,很多人不清楚这个黄帝到底是这个狄人还是羌人,其实也还是比较简单,比较好理解的,因为稍微的查询...

2024-03-23 02:51:30

​徐光启是什么人

​徐光启是什么人

徐光启是什么人 说到徐光启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这个人在历史上还是非常知名著名的,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人是什么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话说这个徐光启真的挺厉害的...

2024-03-23 02:49:16

​清朝最后三任皇帝都断子绝孙,真的是有人下了恶毒的王朝诅咒?

​清朝最后三任皇帝都断子绝孙,真的是有人下了恶毒的王朝诅咒?

清朝最后三任皇帝都断子绝孙,真的是有人下了恶毒的王朝诅咒? 最近在看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这其中有一个让小编非常的感兴趣,话说这个清朝的最后的三位皇帝好像都是断子绝孙...

2024-03-23 02:47:01

​诸葛、司马这些姓氏为什么消失了?复姓究竟是怎么来的?

​诸葛、司马这些姓氏为什么消失了?复姓究竟是怎么来的?

诸葛、司马这些姓氏为什么消失了?复姓究竟是怎么来的? 中国古代有很多复姓存在,例如诸葛、司马、上官、欧阳等,其实这些姓氏都非常好听,充满一种江湖的气息,为什么到了现代...

2024-03-23 02:44:46

​各种环江西带现象,环江西各种圈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各种环江西带现象,环江西各种圈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各种环江西带现象,环江西各种圈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说到江西不得不说还是挺有意思的地方,小编就非常喜欢这个地方,小编依稀记得江西有庐山,有滕王阁,还有这个婺...

2024-03-23 02:42:31

​尤里尼库林是一个怎样的人?

​尤里尼库林是一个怎样的人?

尤里尼库林是一个怎样的人? 说起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尼库林(1921-1997),可能很多朋友们对这个人不熟悉,出生于演员世家,他是苏联家喻户晓的小丑,以一名出众的艺术家、戏剧家和电...

2024-03-23 02:40:16

​先秦七子分别是谁?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先秦七子分别是谁?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先秦七子分别是谁?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先秦七子”可能有很多人很少听说吧,这其实指的是先秦时期七位非常有名的人物,是百家争鸣时期出现的七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我们...

2024-03-23 02:38:02

​戴藏宜为什么死 是怎么落网的

​戴藏宜为什么死 是怎么落网的

戴藏宜为什么死 是怎么落网的 1946年,国民党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悼念活动,在葬礼上,蒋介石声泪俱下的说到:“唯君之死不可补偿。”这位能让蒋介石亲自为其选墓地的主就是军统第...

2024-03-22 10:54:43

​李煜真的是因为《虞美人》被毒杀的吗?他的死因或许与此无关

​李煜真的是因为《虞美人》被毒杀的吗?他的死因或许与此无关

李煜真的是因为《虞美人》被毒杀的吗?他的死因或许与此无关 李煜作为词人,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作为皇帝,却是非常失败的。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李煜的死,都是起源于他写...

2024-03-22 10:52:28

​曾国藩语录400句 名言赏析(下)

​曾国藩语录400句 名言赏析(下)

曾国藩语录400句 名言赏析(下) 曾国藩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晚清时期的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一生中的经验与话语给了后人很多帮助。上期我们介绍了曾国藩语...

2024-03-22 10:50:14

​九品中正制发展史介绍

​九品中正制发展史介绍

九品中正制发展史介绍 九品中正制是由曹操推行的一套选拔人才的制度,曹操非常喜爱人才,所以为了能在民间选拔出治国之士,所以推行了这么一套划分等级的制度。察举制和九品中...

2024-03-22 10:4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