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熊百科 > 历史 > 正文

​先秦七子分别是谁?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时间:2024-03-23 02:38

来源:奇熊百科

点击:

先秦七子分别是谁?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先秦七子”可能有很多人很少听说吧,这其实指的是先秦时期七位非常有名的人物,是百家争鸣时期出现的七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我们知道,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是一个各种思想争相涌现出来的时期,虽然说有很多学派已经消失,但是也依然留存下来了很多非常具有价值的著作。那么,这先秦七子分别指的是哪些人呢?他们分别给后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先秦七子分别是谁?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先秦七子指的是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七个思想家,他们分别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这七个人都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来的典籍中。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宋国贵族。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征在生下孔子。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传说孔子出生时长得奇丑无比,他的母亲就把他扔在洞口,但是,十天后,他的母亲再来于此,发现老虎在给他喂食,天热,老鹰给他扇风,孔子的母亲见于此,于是又把他带回了家,后培养成为今日的至圣。

先秦七子分别是谁?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2.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後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後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谱》上所记载之生於周烈王四年(西元前372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西元前289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後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子思去世时离孟子出生还早几十年,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於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後代。而孟孙、叔孙、季孙三氏都是鲁柦公的庶子,因而称为三柦。孟孙的嫡子称孟孙氏,其馀支子改姓孟氏。春秋之後,三柦的子孙式微,孟子的祖先就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省邹县),於是孟子自此成了邹国人。相传其父名为激,字公宜;其母亲的姓氏也有仉氏与李氏之说。

先秦七子分别是谁?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3.荀子

荀子 xún zi(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汉族。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史记·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荀子于五十年始来游学于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先秦七子分别是谁?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4.墨子

墨子,约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一说前479年—前381年),名翟(di),又称墨翟。墨子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十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繁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一个学派,并列“显学”。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

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旋转脚跟后退。

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鲁,北到郑、卫,南到楚、越。

先秦七子分别是谁?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5.老子

老子(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诞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河南省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镇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相传老子在此点化了函谷关总兵尹喜。后一路西行至盩厔,观此处依山傍水、峰峦起伏,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沿传至今世称楼观台。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内存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三百余座。史称道教发源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此八公里的西楼观,现存老子墓。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反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七子分别是谁?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6.庄子

庄子 [5] 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认为一切事物的本质虽然有着千差万别的特点,但其“一”本同,安时处顺,逍遥无待,穷天理、尽道性,以至于命。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假慈、假仁,假意等大伪。

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先秦七子分别是谁?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7.韩非子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时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韩非口吃(结巴),不善言谈,而善于著述。韩非与李斯同是荀卿的学生,他博学多能,才学超人,思维敏捷,李斯自以为不如。他写起文章来气势逼人,堪称当时的大手笔。凡是读过他的文章的人,几乎没有不佩服他的才学的。

韩非师从荀卿,但思想观念却与荀卿大不相同,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却“喜刑名法术之学”(申不害主张君主当执术无刑,因循以督责臣下,其责深刻,所以申不害的理论称为“术”。商鞅的理论称为“法”。这两种理论统称“刑名”,所以称为“刑名法术之学”),“归本于黄老”(指韩非的理论与黄老之法相似,都不尚繁华,清简无为,君臣自正),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

韩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弱小的国家,韩非身为韩国公子,目睹韩国日趋衰弱,曾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安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这使他非常悲愤和失望。他从“观往者得失之变”之中探索变弱为强的道路,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治思想,抒发了忧愤孤直而不容于时的愤懑。

后来这些著作流传到秦国,秦王政读了《孤愤》、《五蠹》之后,大加赞赏,发出“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可谓推崇备至,仰慕已极。秦王政不知这两篇文章是谁所写,于是便问李斯,李斯告诉他是韩非的著作。秦始皇为了见到韩非,便马上下令攻打韩国。韩王安原本不重用韩非,但此时形势紧迫,于是便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政见到韩非,非常高兴,然而却未被信任和重用。韩非曾上书劝秦始皇先伐赵缓伐韩,由此遭到李斯和姚贾的谗害,他们诋毁地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遣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政认可了他们的说法,下令将韩非入狱审讯。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韩非想向秦始皇自陈心迹,却又不能进见。秦王政在韩非入狱之后后悔了,便下令人赦免韩非,然而为时已晚。(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韩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自汉而后,《韩非子》版本渐多,其中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尤为校注详赡,考订精确,取舍严谨;梁启雄的《韩子浅解》尤为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功力深厚。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戴藏宜为什么死 是怎么落网的

​戴藏宜为什么死 是怎么落网的

戴藏宜为什么死 是怎么落网的 1946年,国民党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悼念活动,在葬礼上,蒋介石声泪俱下的说到:“唯君之死不可补偿。”这位能让蒋介石亲自为其选墓地的主就是军统第...

2024-03-22 10:54:43

​李煜真的是因为《虞美人》被毒杀的吗?他的死因或许与此无关

​李煜真的是因为《虞美人》被毒杀的吗?他的死因或许与此无关

李煜真的是因为《虞美人》被毒杀的吗?他的死因或许与此无关 李煜作为词人,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作为皇帝,却是非常失败的。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李煜的死,都是起源于他写...

2024-03-22 10:52:28

​曾国藩语录400句 名言赏析(下)

​曾国藩语录400句 名言赏析(下)

曾国藩语录400句 名言赏析(下) 曾国藩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晚清时期的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一生中的经验与话语给了后人很多帮助。上期我们介绍了曾国藩语...

2024-03-22 10:50:14

​九品中正制发展史介绍

​九品中正制发展史介绍

九品中正制发展史介绍 九品中正制是由曹操推行的一套选拔人才的制度,曹操非常喜爱人才,所以为了能在民间选拔出治国之士,所以推行了这么一套划分等级的制度。察举制和九品中...

2024-03-22 10:47:59

​蜀中真的无大将吗?

​蜀中真的无大将吗?

蜀中真的无大将吗? 蜀汉五虎将,后世闻名,很多人也都知道他们,为蜀汉立下大功,无可替代。只不过,再厉害的人也终究会老去,五虎将也一样,而他们老去死亡之后的蜀汉,就有...

2024-03-22 10:45:44

​乾隆和富察皇后一共在一起多少年?

​乾隆和富察皇后一共在一起多少年?

乾隆和富察皇后一共在一起多少年? 在富察皇后去世以后,乾隆皇帝非常的伤心,身体也逐渐消瘦。虽然在历史当中可能大家不太关心皇帝和哪位太后感情比较好,因为觉得皇帝有那么...

2024-03-22 10:43:29

​科特抹人诅咒事件

​科特抹人诅咒事件

科特抹人诅咒事件 科特抹人诅咒是什么,就是从1840年开始,每隔20年就会有一位美国总统在自己的在职期间死去。19世纪40年代,哈里森总统仅仅就职一个月就因肺炎去世;19世纪60年代,...

2024-03-22 10:41:14

​历史上魏璎珞令妃真的拉过皮条么?

​历史上魏璎珞令妃真的拉过皮条么?

历史上魏璎珞令妃真的拉过皮条么? 其实魏璎珞令妃的出身是非常卑微的,应该算是乾隆后宫身份最底下的人,但是令妃却能成为皇后,但是下人皇帝的亲妈,可见令妃也是一位非常厉...

2024-03-22 10:38:59

​放鸽子的来历?失约为什么叫做放鸽子?

​放鸽子的来历?失约为什么叫做放鸽子?

放鸽子的来历?失约为什么叫做放鸽子? 鸽子大家一定都知道了,鸽子是一种动物,同时,古代人们非常的聪明,培养出来信鸽,信鸽就是根据地球的磁场来判断方向,从而准确回家的一...

2024-03-22 10:36:45

​武大郎墓被专家挖开,含冤600年的潘金莲终得昭雪!

​武大郎墓被专家挖开,含冤600年的潘金莲终得昭雪!

武大郎墓被专家挖开,含冤600年的潘金莲终得昭雪! 说到潘金莲很多人都觉得这个人就是所谓的坏女人形象了,什么勾引野男人啊,什么下药毒死自己的夫君啊,反正要说女人坏的话,...

2024-03-22 10:34:30

​宋理宗的人物评价如何 宋理宗赵昀介绍

​宋理宗的人物评价如何 宋理宗赵昀介绍

宋理宗的人物评价如何 宋理宗赵昀介绍 关于昏庸的 皇帝 ,后人对其都会有着众多的评价;关于那些在位时间长久的 皇帝 ,后人也会对其有着过多的评价。而 宋理宗 正好符合这两个条...

2024-03-21 22:47:21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描述:伍正禧亲看表娘被日军奸污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描述:伍正禧亲看表娘被日军奸污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描述:伍正禧亲看表娘被日军奸污 在日军还没有对南京进行大屠杀的时候,伍正禧家住在周必由巷十五号。后来因为南京城内战争形势紧张,他们一家人搬到难民区金...

2024-03-21 22:45:06

​坎尼会战的战略背景是怎样的

坎尼会战的战略背景是怎样的 坎尼会战 坎尼会战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主要战役,此战最终造成了大约六万至七万名罗马士兵战死或被俘。 公元前3世纪,在地中海西部的意大利半岛上...

2024-03-21 22:42:52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都阻挡不了的友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都阻挡不了的友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都阻挡不了的友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恐怖笼罩了每一位士兵的心,他们亲眼目睹着一个个战友在战场上倒下。 那是德恩特山区的一个战场。经过连续两天...

2024-03-21 22:40:37

​阿史那皇后:去世仅三十几岁却经过了三代皇帝

​阿史那皇后:去世仅三十几岁却经过了三代皇帝

阿史那皇后:去世仅三十几岁却经过了三代皇帝 阿史那皇后出生于公元551年,卒于582年,她的姓氏叫阿史那,属于突厥族,阿史那皇后是突厥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的女儿,后来在天和三...

2024-03-21 22:38:22

​英王威廉一世的故事 征服者威廉一世的评价

​英王威廉一世的故事 征服者威廉一世的评价

英王威廉一世的故事 征服者威廉一世的评价 英王威廉一世又被称为征服者,他原是一个居住北欧的诺曼底人,而后入侵 英国 进而改变了 英国 历史 。英王威廉一世生于1027年或者1028年...

2024-03-21 22:36:07

​英布简介 他是如何成为项羽手下五大将的?

​英布简介 他是如何成为项羽手下五大将的?

英布简介 他是如何成为项羽手下五大将的? 吕雉 诛杀功臣,引起 英布 的恐慌, 英布 由此造反,但英布还是以悲剧收场。高希希拍的一部《楚汉传奇》中的英布曾为 历史 上的英布两...

2024-03-21 22:33:52

​杨承宗介绍 杨承宗与居里夫人谁成就大

​杨承宗介绍 杨承宗与居里夫人谁成就大

杨承宗介绍 杨承宗与居里夫人谁成就大 杨承宗出生江苏吴江,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后在严济慈的推荐下去了居里实验室工作,结识了居里夫妇,在居里夫人的支持下获得研究经费,...

2024-03-21 22:31:38

​夏启的简介 夏启是怎么死的

​夏启的简介 夏启是怎么死的

夏启的简介 夏启是怎么死的 启,史称夏启,生卒年不详,夏禹子。禹病死后继位,成为 中国 历史 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在位9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启,母涂...

2024-03-21 22:29:23

​为什么说陈圆圆是红颜祸水?陈圆圆真的是吗

为什么说陈圆圆是红颜祸水?陈圆圆真的是吗 吴三桂 一怒之下,开启山海关,将清军放入京城,成就“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爱情故事,但同时也将这个故事中的另一个主角—— 陈圆圆...

2024-03-21 22: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