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的创始人是谁(“外卖大王”王兴的创业经历)
2023-07-30 02:09:11
曹魏灭亡的根本原因(曹魏王朝为什么灭亡那么快)
曹魏之所以被西晋取代,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曹魏宗室实力太过弱小,导致司马懿父子篡权时,没有一个曹魏宗室站出来力挽狂澜,眼睁睁地看着曹氏的社稷江山被他人取代。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曹魏的宗室政策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评“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那么曹魏的宗室政策究竟是如何的,和曹魏最终灭亡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曹操最早的分封行为始于建安十六年,也就是公元211年。虽然当时魏国并未建立。
但随着个人权威的与日俱增,曹操便开始为后人篡汉搭桥铺路了,他以丞相之名册封诸子便是一个重要的举动。
211年,汉献帝任命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开置属官,为丞相副手,实际上确认了曹丕的世子身份。同年,曹操上《让县自明本志令》,主动要求削减阳夏、柘、苦三县的封地和食户两万户。
当然曹操这样只是作秀,因为这让出的三县封地和食户都转到了他三个儿子名下“分所让三县五千封三子,曹植为平原侯,曹据为范阳候,曹豹为饶阳候,食邑各五千户。”
随后,曹操其他诸子都相继被赐封,如曹宇为都乡候、曹彪为西乡侯等,曹操通过对诸子的分封,为日后曹魏分封宗室初步打下基础,其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曹操在世时,封侯诸子的生活比较自由,并没有受到限制,而且权力很大。
他们不仅可以随意出入封地和京师,结交宾客,像曹彰和曹植等人还可以领兵出征,坐镇一方,其地位和权力是很高的。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建立曹魏。他刚刚登基就一改曹操相对宽松的政策,命令受封诸人立即离开洛阳,交出权力,全部回到封地。
同时派遣使者前往郡国进行巡视,检举罪行。可以看出,曹丕对他们是非常不信任的。
之后,曹丕更是颁布了许多限制打压宗亲的政策,并到曹睿时期逐渐形成一套制度。
用陈寿的话来说,就是让宗室“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限制宗室诸王在封地的行政权
按传统的儒家分封惯例,宗室封王者在封国享有行政权,可以治理民政,特别是在封地内可以自行征辟属官。
西周、西汉都是如此,不过曹魏诸王却没有这样的待遇。曹丕废除了诸王自行征辟属官的权力,其所有属官全部由中央统一任命,而且都是一些“贾竖下才”的顽劣平庸之人。
同时,曹魏皇帝还多次改变诸王的封地,以防其形成地方势力。
其他朝代的藩王基本上一辈子就在一个地方,世代沿袭,很少改换封地。但曹魏就不同了,其改换宗室诸王封地之频率非常之高。
以曹植为例,曹丕称帝时,曹植为临淄候。第二年,曹植因贪污被处罚,贬为安乡候。第三年,为鄄城王。第四年,为雍丘王。
曹睿继位后,将曹植的封地先后改为浚仪、雍丘、东阿、陈县。
曹植基本上2年就要换一次封地,在频繁的迁徙途中,曹植心力交瘁。其余诸王也如曹植一般,如此频繁的改换封地,哪有精力去发展地方势力呢?可见宗室诸王在封国内是没有行政权的。
2、限制宗室诸王在封地的领兵权
古代帝王分封诸王最直接的原因让他们拱卫王室、震慑地方,而给予宗室诸王一定的领兵权是重要象征。
但是曹魏对宗室诸王的领兵权却多加限制,其封国士兵只有百人左右,而且都是一些老弱伤残,战斗力十分低下。
如曹植手上的军队只有150人,这些人中只有30多人能够正常服役,其余都是老弱病残,应被裁撤之人。所以曹植的这支军队充其量只能够用来自卫捕盗,远远没有拱卫中央、震慑地方的实力。
但即便曹植已经这样了,曹丕和曹睿还要多次从他的手上征调强壮的士兵服役。以曹植的例子来看,曹魏宗室诸王根本没有领兵权。
3、限制宗室诸王的人身自由,不断改换封地
曹丕继位之初就规定宗室诸王不得进京朝觐,彼此之间也不能随意来往,他们只能乖乖地待在封地之中。
曹睿感到这样做有些太不近人情,不符合封建教化,长此以往,骨肉兄弟也就变成路人一般,毫无感情可言。
所以他继位后稍有放松,规定诸王在接到皇帝特许后得以入京朝觐,以叙亲情,诸王还可以将嫡子一人留在京师洛阳。
曹睿这样做表面上看起来是放松了对诸王的限制,但在实际操作起来的限制却非常多,诸王一旦犯禁,就会遭到重罚。
比如诸王虽然可以进京朝觐,但这是在曹睿的特许之下,而且诸王来京后想要相互见面或者和好友叙旧,这都得经过曹睿的批准才行,一旦被发现诸王有擅自行为,轻则诫勉,重则削减封地。
同时,曹魏还在宗室诸王身边派遣“监国谒者”来监视诸王的一举一动,随时掌握他们的动态。这些官员品级虽低,但却封诏“察公举措,有过当奏”,而且一告一个准,容不得诸王有半点争辩。
所以曹魏对宗室的限制是多方面、全方位的,致使本来但负有拱卫王室、震慑地方职责的曹魏诸王没有任何实力,和匹夫一般,无法在曹魏存亡关头挺身而出。
曹丕和曹睿之所以这样做,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加固皇权,维护自身的统治。
虽然分封制度创立之初也有这种作用,但前代却发生了许多诸王威胁皇权统治,甚至引发内乱的例子,他们这样做是汲取了前代的教训。
比如周天子大兴分封,最终周天子的地位却被诸侯王取而代之。
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没有施行分封制是重要原因,所以分封了许多同姓诸侯王,并赐予他们很大的权力,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来拱卫汉朝。
不想到汉景帝时,这些诸侯王已经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最终引发“七国之乱”。汉武帝继位后,强化中央集权,大力削弱王国势力,确保了国家的长久稳定。
另外,曹丕是和曹植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后才获得了世子储君地位,经历过残酷政治斗争的他为确保皇位稳固,所以对宗室更是极力限制。
而曹睿则是因为出身问题不明不白,直到曹丕病重之时才将他立为太子,所以他对宗室的态度和曹丕并无二样。
不过他在临终前似乎意识到了这样做的负面影响,于是诏自己的叔叔燕王曹宇入京,准备以其为大将军,作为太子曹芳的辅政大臣。
但由于曹魏对宗室诸王的限制已经成为制度,特别规定藩王不得参政,燕王曹宇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曹睿以司马懿和曹爽为辅政大臣。
曹魏对宗亲百般限制,虽然为确保皇位稳固和强化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曹魏的统治稳固的。
由于宗室诸王实力太过弱小,最终让司马氏父子钻了空子。西晋建立后,司马炎认为限制宗室是曹魏的最大弊政之一。
于是立即“革魏余弊,尊周旧典,并建宗室,以为藩翰”不仅大肆分封,还极力强化诸侯王的权力。没想到最终酿成了“八王之乱”,使西晋的大一统昙花一现。
2023-07-30 02:09:11
2023-07-30 02:06:56
2023-07-30 02:04:41
2023-07-30 02:02:26
2023-07-30 02:00:11
2023-07-30 01:57:56
2023-07-30 01:55:41
2023-07-29 18:52:01
2023-07-29 18:49:46
2023-07-29 18:47:31
2023-07-29 18:45:16
2023-07-29 18:43:01
2023-07-29 18:40:46
2023-07-29 18:38:31
2023-07-29 18:36:16
2023-07-29 18:34:01
2023-07-29 18:31:45
2023-07-11 15:15:46
2023-07-15 20:07:00
2023-07-15 21: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