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熊百科 > 历史 > 正文

​唐隆政变结局及历史影响

时间:2023-10-30 12:32

来源:奇熊百科

点击:

唐隆政变结局及历史影响

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在帝都长安发起了一场宫廷政变。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一件事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三个重要因素,唐隆政变的成功正是如此。唐中宗去世之后,韦皇后想要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然而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在他们这边,天时方面,当时朝廷官员大多不支持韦氏;地利方面,历经神龙政变、景龙政变后,李氏宗族已然逐渐掌握大权;人和方面,计划的提前泄露,导致李隆基等人有了充分的应对时间。

天时方面:朝廷官员大多不支持韦氏

神龙元年(705年),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被迫退位,将皇位传于太子李显,是为唐中宗。唐中宗即位之后,却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和敬珲等人更是先后被流放或被杀。

实际上,韦皇后一直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就连他的女儿安乐公主都意图谋取皇位,曾要求被立为皇太女。面对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威胁,太子李重俊曾发动景龙政变,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却使得朝中官员人心惶惶,他们大多不愿再经历一次例如武周那样的动荡,毕竟当时有太多的官员被杀了。虽然在韦氏掌权之时,有很多官员依附他们,但这些官员不过是为了获取向上的通道罢了,要让这些官员死心塌地的跟随他们变天,恐怕很难。

同时,与武则天时期不同的是,武则天不仅曾和李治有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共同执政经历,之后又历经数十年的谋划和准备,已经在朝中拥有了极大的权威和影响力,即使如此,武则天称帝仍然遭遇到了朝野内外的极力反对。就凭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从唐中宗于705年即位到710年去世,不过短短数年时间,想要充分将朝中官员掌握在自己手中,实在有些异想天开。

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武则天

其实最终计划的泄露,便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兵部侍郎崔日用虽然一向依附于韦皇后集团,但最终还是想李隆基透露了韦氏的阴谋,直接导致了韦皇后上位的失败。

地利方面:李氏宗族已然逐渐掌握大权

历经神龙政变、景龙政变,朝廷的大权其实已经逐步落入被李氏宗族所掌握,其中最主要的力量就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

神龙政变后,随着武则天的退位,武氏集团便已经开始逐步失势,这也是武三思等人和韦皇后勾结的一个原因所在。而太平公主则不同,早在武则天在位之时,其便已经开始逐步参与朝政,再加上其李氏宗族的身份和政治手腕,此时已经在朝中具备了一定影响力。而李隆基呢,在被免去潞州别驾的职务后,他便在京师积极活动,不断结实智勇双全之士,更是积极与万骑、羽林军等基层军官交好,这些人职位虽低,却有着致命的影响力。

此后,太子李重俊发动的景龙政变虽然失败,但却诛杀了武三思、上官婉儿等,几乎彻底摧毁了武氏集团的残余势力,这更为太平公主和李景隆获取权力提供了机会。而韦皇后想要赚取足够替代李氏宗族的权力,短时间根本不太现实。

太平公主在朝中拥有极大影响力,李隆基又通过与底层军官较好而拥有了足够诛杀韦氏集团的实力,他们联合起来反对韦氏,岂有不成之理。

人和方面:李隆基等人有充分准备时间

唐龙元年(710年)6月,唐中宗李显暴亡(疑似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下毒),韦皇后扶持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却将南北衙禁军交给了韦氏子弟统领。而宰相宗楚客、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等人则劝说韦皇后登基称帝,并意图杀死威胁自己的李旦和太平公主,结果这个消息被兵部侍郎崔日用透露给了李隆基,这便给了李隆基等人充分的准备时间。

image.png

李隆基于是和太平公主及其子卫尉卿薛崇简、西京苑总监赣县人钟绍京、尚衣奉御王崇晔、前任朝邑尉刘幽求、利仁府折冲麻嗣宗等人策划举兵发难,铲除韦氏集团。

韦播、高嵩为了掌握军权,曾多次鞭打万骑士兵,这引起了万骑士兵对他们的怨恨,再加上李隆基的刻意拉拢,这些士兵自然愿意站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方。这支力量最早是唐太宗从官户和蕃口中选拔出来的骁勇善战之士,被命名为百骑,之后被武则天扩至千骑,又被李显称为万骑,乃是真正的宫禁精锐,是负责保护皇帝安危的一支重要力量。万骑果毅葛福顺、李仙凫和陈玄礼在得到李隆基的暗示之后,立即便表示了支持,这支军队的倒戈,几乎是致命的。

基层将士的倒戈最为致命

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人发动政变之后,他们动用的人虽然不多,但很快便攻破了宫门,杀入皇宫之中,守卫中宗灵柩的南衙士兵在得知消息后,立即响应。韦皇后在慌乱中逃入飞骑营躲避,结果被一个飞骑兵斩杀,随后安乐公主、武延秀等人也先后被杀。

综上所述,唐隆政变之中,韦皇后虽然有谋逆之心,但却没有相应的实力,这才是导致其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天时、地利、人和全都不占,岂有不败之理。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王莽是如何改革社会制度的?

​王莽是如何改革社会制度的?

王莽是如何改革社会制度的? 世人都说王莽是一个“穿越者”,但这个“穿越者”的政权却是短暂的。 王莽篡汉,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外戚窃权。他当上皇帝后,虽然开始了一系列改...

2023-10-30 12:30:08

​明朝对外关系中后世对“郡县安南”与“郑和下西洋”有何评价?

​明朝对外关系中后世对“郡县安南”与“郑和下西洋”有何评价?

明朝对外关系中后世对“郡县安南”与“郑和下西洋”有何评价? 朱棣出兵安南的决定与郑和下西洋战略意图的实现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学者认为朱棣“郡县安南”的决定过于草率,指...

2023-10-30 12:27:53

​秦朝法律内容有哪些?《秦律》是谁制定的?

​秦朝法律内容有哪些?《秦律》是谁制定的?

秦朝法律内容有哪些?《秦律》是谁制定的? 秦王朝建立后,嬴政面对的是一个各地区文化、习俗、律法各不相同的帝国。他的当务之急就是制定出一套办法,维护国家秩序,保持社会...

2023-10-30 12:25:38

​西汉和亲出嫁的公主介绍

西汉和亲出嫁的公主介绍 中国 历史 上的和亲之举,最早始于 西汉 王朝。和亲是 西汉 政府对 匈奴 的最主要策略,影响深远。从汉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武帝到汉元帝刘奭...

2023-10-30 12:23:23

​尼布楚条约具体内容_尼布楚条约怎么签订的_尼布楚条约的影响

​尼布楚条约具体内容_尼布楚条约怎么签订的_尼布楚条约的影响

尼布楚条约具体内容_尼布楚条约怎么签订的_尼布楚条约的影响 连绵起伏的外兴安岭以迄于黑龙江的入海口和隔海的库页岛这一广大的土地,古时候本来是中国的领土。 远从 唐朝 时候...

2023-10-30 12:21:08

​辛丑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辛丑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辛丑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辛丑条约》(英: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

2023-10-30 12:18:53

​太平天国的基本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介绍

太平天国的基本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介绍 1854年,西征军在两湖地区继续展开攻势。2月,皖北太平军再次进军湖北,破清军黄州堵城大营,湖广总督吴文鎔兵败自杀。太平军乘胜溯...

2023-10-30 12:16:38

​明朝“移宫案”历史事件介绍

​明朝“移宫案”历史事件介绍

明朝“移宫案”历史事件介绍 都说大明朝皇帝奇葩,不知道这奇葩是会传染还是怎么的,就连皇帝的老婆们都跟着干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明光宗朱常洛年间,朱常洛的老婆就干出了这...

2023-10-30 12:14:23

​明孝宗弘治中兴介绍 弘治中兴的表现

明孝宗弘治中兴介绍 弘治中兴的表现 明宪宗 朱见深 的一生传奇色彩浓厚,而他的儿子朱祐樘的经历,也可以写成一部生动曲折的小说。因为宪宗宠幸 万贵妃 ,而 万贵妃 心胸狭窄,...

2023-10-30 12:12:08

​先秦时期“涂山大会”历史事件介绍

​先秦时期“涂山大会”历史事件介绍

先秦时期“涂山大会”历史事件介绍 涂山大会被认为是夏朝建立的标志,下面 历史 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远古时代,在我国黄河中游地区有着许多的氏族、部...

2023-10-30 02:01:32

​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书同文 车同轨的具体措施介绍

​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书同文 车同轨的具体措施介绍

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书同文 车同轨的具体措施介绍 秦始皇 统一六国实行书同文,车同轨,具体是怎么实施的? 秦始皇 统一了天下之后,实行了书同文和车同轨的政策,书同文的原因...

2023-10-30 01:59:17

​南宋宋高宗四次北伐的目的

​南宋宋高宗四次北伐的目的

南宋宋高宗四次北伐的目的 第一次是绍兴四年至十年(1134-1140年)的“岳飞北伐”;第二次是隆兴元年至二年(1163-1164年)隆兴北伐;第三次是开禧二年(1206年)的开禧北伐;第四次是宋理宗端平...

2023-10-30 01:57:02

​禁榷制度产生在什么时候?禁榷制度的起源及影响有哪些?

​禁榷制度产生在什么时候?禁榷制度的起源及影响有哪些?

禁榷制度产生在什么时候?禁榷制度的起源及影响有哪些?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公平交易的时代,现在国家也是允许自由贸易的发展,鼓励人们创业,因为这样可以带动经济的增长,拉动收...

2023-10-30 01:54:47

​清朝的铁帽子王究竟铁不铁?清朝有几个铁帽子王

​清朝的铁帽子王究竟铁不铁?清朝有几个铁帽子王

清朝的铁帽子王究竟铁不铁?清朝有几个铁帽子王 说到清朝的铁帽子这些事情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这个职称好像挺神秘的,其实就是一种王爵身份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既...

2023-10-30 01:52:32

​己巳之变发生的原因

己巳之变发生的原因 在明崇祯二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 历史 走向的大事,就是己巳之变,它还有一个更加直白的称呼叫后金攻明京畿之战,在这一年的初冬,后金大军绕道蒙古...

2023-10-30 01:50:17

​张格尔叛乱是如何被平定的 张格尔叛乱起因经过结果

​张格尔叛乱是如何被平定的 张格尔叛乱起因经过结果

张格尔叛乱是如何被平定的 张格尔叛乱起因经过结果 乾隆年间,清政府平定 南疆大小和卓之乱 ,统一天山南北后,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清政府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当地 维吾尔族...

2023-10-30 01:48:02

​西北马家军军阀及所属部队编制:马步芳所属马家军编制

​西北马家军军阀及所属部队编制:马步芳所属马家军编制

西北马家军军阀及所属部队编制:马步芳所属马家军编制 马步芳,字子香,回族,甘肃河州(临夏县)人,1902年出生。1915年随父从戎,任甘边宁海镇守使署一等参谋。1918年,任宁海巡...

2023-10-30 01:45:47

​“四时捺钵”具体是什么意思?四时捺钵的地点与内容

​“四时捺钵”具体是什么意思?四时捺钵的地点与内容

“四时捺钵”具体是什么意思?四时捺钵的地点与内容 所谓“捺钵”,乃契丹语,又译作纳拔、纳钵、纳宝、剌钵等,相当于汉语中表示皇帝出行所居之处的“行在”或“行幸顿宿之所...

2023-10-30 01:43:32

​清朝“清初理政三王”制度历史介绍

​清朝“清初理政三王”制度历史介绍

清朝“清初理政三王”制度历史介绍 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独掌朝纲、大权在握的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宣告了多尔衮当政时期的结束,顺治皇帝得以正式亲政,大清王朝的最高...

2023-10-30 01:41:17

​大泽乡起义简介 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索 大泽乡起义的历史影响

​大泽乡起义简介 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索 大泽乡起义的历史影响

大泽乡起义简介 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索 大泽乡起义的历史影响 秦二世坐上皇位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09年,七月,政府派兵去驻守渔阳。这其中有一支九百人的队伍,他们在赶往目的...

2023-10-28 23: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