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畅销的4位推理小说家,看看你还不认识谁?
2024-11-08 05:23:42
历史上最会骂人对联,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更有韵味
千百年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流传至今,成为人们引以为傲的瑰宝。其中,人们最为熟悉的传统文化,莫过于诗词歌赋了。诗词歌赋是用来抒发情感和表达情境的常用手法,品质上乘的诗词歌赋往往能够打动人心,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人间美谈。然而,不是所有的诗词歌赋都言简易懂,有一部分诗词歌赋意境深远,难以令人真正体会其中奥妙。
为了能够让人们彻底体会到文学的乐趣,对联就应运而生了。对联字数简短,讲究对仗工整,其内容多以大白话形式出现,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其中之意。据说,历史上流传下来了一副最会骂人的对联。上联为“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实则更有韵味。下联究竟是什么?这副对联背后有着怎样一段故事?如今对联的发展又如何了?今日就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番吧!
据相关书籍记载,这副对联所骂的是一位地主。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地主往往拥有大片的土地,而农民没有继承土地的权力,只能一辈子任劳任怨,他们交纳土地税务的同时还必须对地主阶级的大人物任劳任怨,供他们驱使。
尽管这些农民百姓竭尽全力地想要翻身,但终究敌不过地主背后的滔天权势。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只得忍气吞声,低三下四。用现代的一句话来说,就叫作“敢怒不敢言“。幸运的是,没过多久,对联这种文化产生了,与此同时也自然而然地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可以肆无忌惮辱骂地主的契机。
那天正好是元宵佳节,地主正准备在家门口大张旗鼓地张贴对联。他觉得若是直接从大街小巷中购买对联显得太过随意,不如花重金邀请秀才为自己家写上一副文采非凡的对联。秀才虽然十分讨厌地主平日里的嚣张跋扈,但并没有斩钉截铁地拒绝地主的邀请。
他甚至兴致勃勃地来到地主家中,若有所思之后立刻为其写上了一副对联。地主看到对联后欣慰不已,他认为对联中的字字句句都是在夸赞自己,因而毫不犹豫地命人将其张贴在门外。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门外的百姓看到这副对联后都开始捧腹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嘲讽。
后来地主命人四处打听后,才恍然大悟,原来秀才的这副对联是用来骂他的。地主本想将秀才逼上绝路,然而这副对联的写法太过巧妙,令地主难以捕捉到充分的证据,最终地主只能忍气吞声,没过多久,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也许了解完对联背后的故事,你会情不自禁地疑惑道,这副对联是怎样骂人的?其实,秀才用的方式很容易让人理解。纵观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看似简简单单,是由一连串的数字叠加而成,实则此句杀伤力超乎想象。相比心细如尘的人早已发现,在这句话中,缺少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数字,那就是八。
也就是说,在这副上联里面是“无八“的。而”无八“的谐音翻译过来则是”王八“。因此,上联看起来虽是一串按照顺序整整齐齐排列的数字,但实则却是暗藏玄机。不过凭心而论,此幅对联的下联比起上联来,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后,我们发现,此对联的下联则为:孝悌忠信礼义廉。单从字面上看,这几个字都是在形容某种良好的品质。可熟悉《论语》一书的人就会明白,这句话其实是大放厥词地骂人的。孔子在《论语》中曾提出八大品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如若我们仔细比对《论语》中的这几个精辟字句和秀才的对联,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现秀才的对联少了一个耻字,即“无耻“。而无耻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骂人的话,是形容一个人品德败坏,不知廉耻的。由此可以看出,这副对联的上下联都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寓意的,难怪在历史上会被称之为最会骂人的对联!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由于地主和农民等不平等关系的存在,所谓的欺压,剥削一直都存在。许多无权无势的人内心都愤恨不已,他们不敢光明正大地谩骂,怕因此连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家人,更害怕自己得罪权势之后落得个凄凉的下场。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将自己的不满用对联的方式解决。所以对联在古代往往用来增添节日氛围的用处较少,讥讽人的次数却很多。而纵观现代,一切都已经发生了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先辈们夜以继日地努力,我们如愿以偿地打破了封建地主的剥削,所以对联的用处也不再是嘲讽。
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来说,对联如今的用处更多的是用来表达美好,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寄托。比如在春节这样喜气洋洋的日子里,人们就会前仆后继地前往集市买好对联。而大家所买的对联上大多数都表达着来年好运连连,一家人健康平安的寓意,这是一种真诚的祝愿。
除此之外,我们除了自己在家门口张贴对联,还会买对联送给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人们用对联表达着自己对亲人的美好祝愿,表达着自己从一而终的善意。而当亲人收到这些对联后,都会情不自禁地开怀大笑,每家每户可谓是其乐融融。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古代对联与现代对联的用处可谓是天差地别。古代充满压迫剥削,所以对联是用来指桑骂槐的,暗含着压抑的气息。而现代则丢掉了剥削的外壳,如今的人们都处于和平年代,所以对联是欢快美满的。两相对比之下,我们更要学会珍惜自己如今所处的和平,没有剥削的年代。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把握时机,在这个时代中大力发扬对联等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传承献上一份宝贵的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024-11-08 05:23:42
2024-10-28 22:54:31
2024-10-28 22:52:16
2024-10-28 22:50:02
2024-10-28 22:47:47
2024-10-28 22:45:32
2024-10-28 22:43:18
2024-10-28 22:41:03
2024-10-28 22:38:48
2024-10-28 22:36:33
2024-10-28 22:34:18
2024-10-28 10:44:58
2024-10-28 10:42:43
2024-10-28 10:40:28
2024-10-28 10:38:14
2024-10-28 10:35:59
2024-10-28 10:33:44
2024-10-28 10:31:29
2024-10-28 10:29:15
2024-10-28 10: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