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古时候进入关中为什么要走函谷关潼关一道沿黄河直接打不过不可以吗
2024-08-14 10:55:01
晚清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历史
清朝末年,封闭僵化的满清政府国门,被洋人的坚船利炮打开。
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里的一些有见识的官员,认识到学习别人的重要性,有的说师夷长技以制夷,有的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但不管怎么说,所要表达的,就是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
于是清政府开始挑选优秀的学生,公费委派他们前往西方各国学习。
希望他们学成归来后,能够为大清王朝服务,为大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续命。
但是奇怪的是,这些学成归来的留学生中,很多反而成为了推翻清政府的急先锋。
包括兴中会、华兴会、复兴会等很多成员,都是清朝派出去的的公费留学生,而他们却是推翻清政府的得力干将。
尤其是在清政府即将垮台的时候,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
有人因此对清朝的那些公派留学生进行道德谴责,认为这是吃清政府的饭,却砸了清政府的饭碗,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不过我认为,有人之所以说这个话,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站到历史的现场来考虑问题。
咱们今天可以就当时的具体情况,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分析。
一、留学生看到了封建帝制的腐朽没落。
清政府当时派学生出去留学,目的是想让这些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本领后,回国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但是,无论是公派留学生,还是自费留学生,他们去了国外以后,看到了西方国家的发达,同时也看到了西方国家发达的原因,正是因为取消了封建帝制,实施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因此国家才实现了腾飞。
尤其是去日本留学的留学生们,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情况和中国差不多,甚至还不如中国。
但是后来,日本实现了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由于这种资本主义道路很适合国家的发展,国力很快强盛起来,老百姓很快富裕起来。
因此,这些留学生们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要实现富强,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所以,不能说这些留学生忘恩负义,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他们也是出于救国救民的目的,才选择了这条道路。
二、留学生看到清政府无法改变和救国。
实际上,留学生们对清政府的态度,是有一个转变过程的。
清政府在1872年到1875年派出去的首批公派幼童留学生中,回来以后,真正反对清政府的还是少数,大多数积极地加入到了清政府的建设当中。
比如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等。
他们都是积极参与清政府建设的,从事政治的都不是很多,主要在科学领域及文化领域发挥作用。
不过,随着清政府在与列强的作战中不断失败,同时随着清政府实施维新变法的失败。
这些留学生们对清政府的态度,便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他们认识到,那时候的清政府,已经失去了领导中国走向富强的能力。
之所以失去了这个能力,就是因为腐朽反动的封建帝制统治。
要想让中国重新崛起,唯一的办法,就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所以,后来派去国外留学的那些留学生们,他们逐渐地变成了革命者。
三、留学生在国外遭遇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留学生在国外的生活是饱受歧视的。
这种启示,来自于清政府与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失败。
要么在外交上居于下风,要么在军事上失败。
在失败的同时,不断地割地赔款。
这些做法,都让这些在外留学的孩子们,感到了深深的屈辱。
他们不是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而是为自己的祖国感到屈辱,这是让他们非常难受的。
造成这种屈辱的原因,就是清政府腐朽没落的统治。
除此以外,留学生虽然是公派的,但是,由于朝廷派别众多,大家勾心斗角,贪污腐化,因而留学生们的学费及生活费等常常被克扣,让那些留学生们生活异常艰难。
这也让留学生们对清政府很难有认同感。
可以说,之所以造成公派留学生反对清政府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清政府自身的腐败造成的!
2024-08-14 10:55:01
2024-08-14 10:52:47
2024-08-14 10:50:32
2024-08-14 10:48:17
2024-08-14 10:46:03
2024-08-13 22:41:48
2024-08-13 22:39:33
2024-08-13 22:37:18
2024-08-13 22:35:03
2024-08-13 22:32:49
2024-08-13 22:30:34
2024-08-13 22:28:19
2024-08-13 22:26:05
2024-08-13 22:23:50
2024-08-13 22:21:35
2024-08-13 10:17:23
2024-08-13 10:15:08
2024-08-13 10:12:54
2024-08-13 10:10:39
2024-08-13 1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