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大名鼎鼎的民二四重机枪曾经出售给美国,数量有多少?
2024-06-22 21:23:20
清朝一县令,含泪对儿子说:我身无分文,给你半只鸭子路上充饥
古代有这么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清朝时期的知府,只是个四品官,一年的俸禄大概为200多两白银,就算加上朝廷发的养廉银,顶多也不过一千多两银子,如果知府不贪污的话,干一辈子也难能有十万雪花银。
每个朝代都有清官,明代的海瑞,清代的于成龙,都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人物,今天就说一下于成龙的事迹。于成龙祖上出过进士、巡抚,但到他父亲这一辈,家族已经没落,只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崇祯十二年,22岁的于成龙第一次参加乡试,成绩不甚理想,榜上无名。
此后十几年当中,于成龙埋头苦读,于顺治八年再次报名考试,发挥的还算不错,本以为这次能够中举,结果跟上次一样。虽然十分不甘心,还想继续奋发图强,但考虑到现实问题,不得不放下书本,拿起锄头到地里干活,而且还有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儿子。
直到四十多岁时,家庭条件才有所改善,至少不需要为吃饭而发愁,于成龙的仕途之心再次点燃,背起行囊来到国子监学习。毕业之后,连举人身份都没有的于成龙,想要做官难于登天,但幸运之神悄悄光顾,给了于成龙一个机会。
当时广西有个罗城县,盗贼横行,百姓纷纷逃出城,迁到其他地方居住,朝廷先后派两位县令到罗城,结果一个死于非命,一个没干几天就弃官逃回老家,连辞职报告都没写。于是,皇帝下旨招聘罗城县令,却无人应聘,于成龙得知此事后,认为这是个难得的机遇,毛遂自荐,成了新一任县令。
来到罗城之后才发现,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城内只有不到十户人家,他的办公地点县衙,只有几间残破的茅草屋。每当下雨的时候,于成龙只能住在城中的寺庙里,如此艰难的境遇,依旧没有动摇于成龙的决心,夜以继日的工作。
通过三年多的努力,于成龙把罗城县治理的井井有条,盗贼几乎消失,当年迁走的百姓也都回来了,于成龙也得到了两广总督的嘉奖。有一次,儿子不远千里来探望于成龙,父子二人有着说不完的话,只是吃的住的有些寒酸。
半个月后,儿子返回家乡,因为于成龙的俸禄本来就不高,而且把大部分的银两拿出来救济百姓,口袋里几乎一个铜板都没有。离别之际,于成龙含泪对儿子说:“我本想给你一些盘缠,却身无分文,只能给你半只鸭子,留着你路上充饥。”儿子理解父亲的不容易,没有丝毫的抱怨。
不仅当县令时穷的叮当响,就算后来做上巡抚、总督,加封兵部尚书后,为官清廉的于成龙,也没有富裕过。公元1684年,于成龙患病去世,除了一套官服和皇帝赏赐的物品,连一两银子都没留下。康熙皇帝为之落泪,亲手撰写碑文,于成龙也是清朝两百多年间有名的清官。
2024-06-22 21:23:20
2024-06-22 21:21:05
2024-06-22 21:18:50
2024-06-22 10:10:21
2024-06-22 10:08:06
2024-06-22 10:05:52
2024-06-22 10:03:37
2024-06-22 10:01:22
2024-06-22 09:59:07
2024-06-21 11:52:40
2024-06-21 11:50:26
2024-06-21 11:48:11
2024-06-21 11:45:56
2024-06-21 11:43:41
2024-06-21 11:41:26
2024-06-21 11:39:11
2024-06-21 11:36:57
2024-06-21 11:34:42
2024-06-21 11:32:27
2024-06-20 23: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