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功臣韩信如果想要不被清算,他需要怎么做?
2023-08-05 11:02:18
崇祯算是一个好皇帝吗(历史对崇祯皇帝的评价)
首先我们要声明的是崇祯皇帝不是昏君,不但不是昏君,而且还是有明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勤政十七年,每天批改奏章,国事亲历亲为,甚至比朱元璋,朱棣还要勤勤恳恳。
之所以崇祯帝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昏君,最重要的一点是明朝是在他的手上灭亡的,但是事实真像我们认为的那样他是一个昏君,是因为他的原因才导致的明朝的灭亡吗?
许多的历史典籍上都记载着崇祯帝滥杀功臣,敏感多疑,任用奸佞小人,而且还特别的抠门(抠门这是老朱家的传统,这不能赖崇祯)由于他的执政错误才导致了明朝的覆灭,实际上明朝的灭亡是不能赖在崇祯帝身上的。我们来看一下崇祯在位的这十七年的时间里都干了些什么。
魏忠贤
刚即位的时候崇祯就铲除了以大太监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在整个的过程中,崇祯表现出来的隐忍和果断实属非同凡响,体现了一个执政者,一个皇帝应有的气质和能力。
他先是麻痹魏忠贤及其党羽,在魏忠贤试探性的表示自己要辞职不干的时候,非常果断的回绝,并极力表示魏忠贤的重要性,要是没有魏忠贤的存在朝廷肯定会乱套的,自己刚刚即位根本没有那个能力来稳定朝局。
崇祯示弱,以此来表示对魏忠贤的需要,而且还对魏忠贤说他的哥哥天启皇帝临驾崩之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信任魏忠贤。
崇祯的这一番言语是魏忠贤没有想到的,崇祯的这些话让魏忠贤感到自己肯定会像天启皇帝在的时候受重用,还会继续把持朝政,崇祯皇帝会继续宠幸他。
于是魏忠贤就放弃了自己原定的计划,但是崇祯的计划却是没有改变,他一方面收集魏忠贤图谋不轨的证据,另一方面联络曾经被魏忠贤之前陷害的忠义之士,慢慢积蓄自己在朝中力量,对魏忠贤这边依然采取唯唯诺诺的态度,继续麻痹魏忠贤。
找准时机先后铲除了魏忠贤的党羽客氏还有兵部尚书崔呈秀,夺回了兵权,使魏忠贤在后宫和朝堂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朝中的大臣们也少了很多的顾忌,于是纷纷上奏折开始弹劾魏忠贤及其党羽。
此时崇祯觉的时机已经到了,便借着,海盐县的贡生钱佳徽弹劾魏忠贤的十大罪状,一纸诏书把魏忠贤贬到凤阳守陵去了,随后就下令赐魏忠贤自缢。
随着魏忠贤的自缢,贪污受贿,玩弄权术,祸国殃民,还阴谋造反的阉党算是彻底打压下去了,但是阉党的铲除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间接推动了文官集团的权力膨胀,朝廷里面的政治平衡被打破了,没有了阉党对文官集团的牵制。我们大家都知道明朝时期的文官集团是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
随着对阉党毁灭性的打压,当时的文官集团东林党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启用了,所谓的东林党其实就是一些充满理想,心怀天下,以匡扶社稷为己任的士大夫建立的东林书院,向天下的传递自己的政治理想,痛斥朝廷的腐败,时局的昏聩,也就是一群空有理想的一群读书人。
因为有了魏忠贤阉党集团的对比,方才显得东林党人士的积极进取,关心朝局,是一群正义之士,但是说透彻点的话,后来东林党后期对于朝廷和国家的祸害比起魏忠贤的阉党集团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之所以说是后期,是因为在前期的时候一些反对魏忠贤的真正的有识之士,国家栋梁,像杨涟左光斗等一些东林党人士已经被杀光了,剩下的都是一些阿谀奉承,明哲保身之辈,在阉党被铲除之后,这些人在朝堂上是十分活跃的,进而掌握了朝堂上的话语权,形成了文官当家的局面。
掌握了实际控制权的东林党,虽然还是高举着开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反对矿税三项具体的主张,但是私下里面却嘲讽朝政,评论官吏的名义,干着包庇地主,为富商巨贾争夺利益,沦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当时明末的饥荒闹的是十分严重的,这些身居高位的大官非但视而不见,反而还极力阻挠征款赈灾。可惜这些并没有引起崇祯皇帝的重视。
在他的印象里,他们还是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对国家大事不遗余力,对朝廷和自己忠心耿耿的东林党人士,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变质了。
当时崇祯面对的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这些问题,经济上也有诸多的问题,在万历年间遇到了比较多的大型战争,比如出兵朝鲜,打击倭寇,对于辽东的管制和防御等等,虽然这些战争都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也基本上把国库给掏空了,天启皇帝的在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他在位的时候除了做木匠活,基本上没干啥。
所以留给崇祯皇帝的一个帝国基本上是一个空壳,国库里没有钱自己就像是绑住了手脚,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一些行政措施,再加上西北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辽东努尔哈赤已经崛起,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崇祯还因为自己的多疑把一直在辽东跟努尔哈赤对峙的袁崇焕给杀了。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摆在崇祯的面前,不是他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而是因为明朝给他留下的基本上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破屋子,他想修,但是一没钱,二没时间,三还有外敌入侵,四内有起义。
崇祯在位的这十七年虽然是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懈怠,但是靠他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挽回不了破败大厦将倾的命运。
袁崇焕
崇祯皇帝虽然勤政爱民,但是 他是一个苛察自用,无知人善任之明,他用人全凭一时的感觉,没有达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程度,总是处于一种时刻怀疑的状态。
袁崇焕就是一个例子,对于臣下没有绝对的信任,这就让臣子们跟他之间有很大的隔阂,自然也就不想真正的效忠,比如洪承畴,祖大寿等名将都先后投降了清军。
崇祯皇帝有救国救民之心,如果他是处在一个和平稳定的时代,肯定是一个很好的守城之君,但是面对历代先皇留给他的这一堆烂摊子,以他的能力想要力挽狂澜,着实为难他了。
2023-08-05 11:02:18
2023-08-05 11:00:03
2023-08-05 10:57:48
2023-08-05 10:55:33
2023-08-05 10:53:18
2023-08-05 10:51:03
2023-08-05 10:48:48
2023-08-05 10:46:33
2023-08-05 03:42:46
2023-08-05 03:40:31
2023-08-05 03:38:16
2023-08-05 03:36:01
2023-08-05 03:33:46
2023-08-05 03:31:31
2023-08-05 03:29:16
2023-08-05 03:27:01
2023-08-05 03:24:46
2023-08-05 03:22:31
2023-08-04 20:18:50
2023-08-04 20:16:35